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始动机制及运动对其早期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r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的始动机制,观察运动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变的影响。 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造模对照组)、C组(运动组)三组,每组16只,B组每只每日1次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5mg/kg造模;C组每只每日1次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5mg/kg造模,同时每日给予中等强度运动,每日1次,速度为20米/分,持续30分钟;A组动物每只每日1次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三组于第2、4、6、8周分别随机选取4只进行血清、MRI、组织学检查。 结果: 1.血清TG三组间及2、4、6、8周不同时相间差异显著;B、C组各期血清TG数值较前期增高,第6、8周时B、C两组间差异显著。血清T-CHOL三组间及2、4、6、8周不同时相间差异显著;经t检验,B、C两组血清T-CHOL水平与A组各期比较差异显著。 2.B组从第4周开始部分动物出现股骨头坏死影像学改变,股骨头信号强度不均,关节腔内信号改变,T<,1>WI信号灰度值降低,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而C组第6周才出现部分动物股骨头坏死影像学改变,T<,1>WI信号灰度值降低,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髋关节周围软组织MRIt<,2>-de3d-sag信号强度3组间差异显著;B组信号强度从第2周开始增高,而C组信号强度从第6周开始增高,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 B、C组之间信号强度差异显著,B组的信号强度第4、6、8周与第2周之间差异显著;C组的信号强度第6、8周分别与第2、4周之间差异显著。 3.病理观察:B组:软组织内第2周出现毛细血管增生,组织水肿,脂肪细胞肥大,滑膜完整,第4周时滑膜坏死,胶原纤维增生,第6周胶原纤维部分坏死,第8周时进一步加重,未见炎性细胞侵润;股骨头内骨髓细胞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减少,空骨陷窝每高倍视野所占百分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高,经卡方检验,分别与A、C组比较差异显著,第4周出现骨小梁变细,稀疏,结构紊乱,偶见碎片,脂肪细胞增多,第8周时股骨头髓内呈现脂肪替代,部分出现软骨细胞增生。C组:股骨头周围软组织及股骨头各期变化均较B组减轻,出现的病理变化滞后两周,空骨陷窝每高倍视野所占百分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高,经卡方检验,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第8周时股骨头软骨细胞增生较B组重,仍有少量骨髓细胞。 结论 1.本实验短期内单纯大剂量使用激素,可以引起股骨头坏死,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建立了可靠的动物模型。 2.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出现的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水肿很有可能是其发病的始动机制。 3.应用激素期间,给予适当运动可以改善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血运,减轻软组织炎性水肿,降低血脂,有利于改善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从而减缓股骨头坏死的进展。适当运动对0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当血清TG达5.46~8.86 mmol/L时,进行MRI检查,测量髋关节周围软组织t2.de3d-sag序列信号强度,达到69.96~73.77时可以确诊为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从而可以将其作为诊断实验兔 0 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一项指标。 实验研究:激素所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科疑难疾病。其发展的结果是股骨头坏死塌陷,髋关节功能的丧失,是目前一种常见的致残疾病之一。近年来,它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的趋势。国内外的医学工作者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诊断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但该病的确切发病机制仍未清楚。本文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及诊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了解目前关于该疾病的研究现状。 综述:激素所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theFemoral Head SANFH)是指因大剂量应用激素而造成股骨头骨的活成份(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所引起的病理过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对多种疑难顽病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带来了很多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尤其是滥用或错用能引起股骨头坏死。自1957年Pietrogrand和Mastomarine<[1]>报道第一例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以来,世界各地相继有大量逐年增加的研究报告,在所有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其发病率已占首位<[2]>。但该病的确切发病机制仍未清楚,激素导致股骨头
其他文献
目的:  乙型肝炎病毒是以逆转录方式进行复制的嗜肝 DNA病毒。SAMHD1(SAM domain and HD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1)是一种细胞内重要的天然免疫因子,能够抑制逆转录病毒和
分层教学是在因材施教原则指导下的教学实施方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进行分层教学,旨在全面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既是学科知识巩固与反馈的重要方式,也是体现学生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重要载体.本文就如何进行高中化学分层评价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作业分层评价的背景和必要性  分层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和分析,将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划分为
“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能量观,使学生建立起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双向关系.在主题教学安排上,“化学反应与能量”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均有所侧重,呈现出逐层深入递进的特点.本文对“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在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进行简要分析,并对高中必修阶段的“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在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  1.义务教育阶段  在义务教育阶段,没
We proposed a flexible anti-plagiarism system model based on user-defined plagiarism standards. We also proposed PlagLazy and format-legacy phenomena that plagi
棉花怎样巧施肥有机肥、磷肥、钾肥全部做底肥施入土壤。但钾肥也可以底施加蕾期追施各半,这样效果也很好。氮肥在高、中肥力区,亩施用总量的30%做底肥,70%于蕾期、花期两次追施。在低
角度是一个新闻界广为看重的概念,它与新闻实践活动须臾难离,对新闻实践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在新闻实践中,角度选择的差异,不仅显示出记者和编辑水平的优劣,而且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趣味课堂更能吸引学生兴趣盎然,学有成效.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让课堂由枯燥乏味走向趣味,让学生由机械学习变为主动思考.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一、不拘一格、富有变化的课堂模式  高中生对教师主讲、灌输填鸭式模式是比较厌恶与反感的,因为这一模式是单方面的、强制性的,剥夺了其自主活动机会,必须跟着教师思路走,没有创造、质疑与探索的空间,老师好似
媒体明星指的是效力于电视传媒的那些主持人,是由电视传媒自己培育出来的明星,而不是娱乐圈的演艺明星。比如为中央电视台效力的赵忠祥、宋世雄、倪萍,崔永元、张越、白岩松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一份公文是否需要附件,应考虑是否确有必要,因此,附件并非公文必备
目的:①建立一种较为方便、稳定的大鼠心脏移植慢性排异模型;②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大鼠慢性移植物血管病变(CAV)的作用。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