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818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秀珍菇在20世纪90年代从台湾引进至大陆地区,因其肉质脆嫩,味道鲜美且还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等而深受喜爱。秀珍菇的抗氧化、抗癌以及调节免疫活性等生物功能也逐渐被开发利用。但对秀珍菇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报道较少,其中线粒体基因组组成未见报道。线粒体是真菌的“动力工厂”,能够进行氧化代谢实现能量的转化,参与三羧酸循环形成ATP等,是真菌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基因有自己复制转录方式与遗传模式,本文就秀珍菇的线粒体基因组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以秀珍菇主栽菌株中秀的一个单核菌株ZA3为研究材料,组装注释其线粒体基因组。它是大小为68305 bp的环状结构,含有14个常见蛋白编码基因,包括细胞色素C的3个亚基cox1、cox2、cox3,ATP合成酶的3个亚基atp6、atp8、atp9,细胞色素b基因cob以及NADH脱氢酶的7个亚基nad1-6,nad4L,其中nad4L和nad5之间有一个碱基重叠。线粒体中含有rRNA的大小两个亚基rnl和rns。22个tRNA主要分布在核糖体大小亚基两侧。在cox1基因上含有8个内含子,核糖体大亚基rnl上有1个内含子。进一步对ZA3线粒体基因组分析发现 14 个普通编码蛋白基因按照cox1-nad4-nad6-atp6-atp9-nad3-nad2-nad1-cob-cox2-cox3-nad4L-nad5-atp8顺序排列。基因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分别以ATG、TAA为主。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氨基酸中Leu、Ile、Ser、Phe所占比例最大,Cys、His、Met、Trp的比例最小。菌株ZA3只有22个tRNA,tRNA基因的二级结构主要为典型的三叶草结构,但trnY、trnS、trnL还有额外环。ZA3有9个内含子,内含子上有8个orf,含LAGLIDADG endonuclease保守结构域。2.秀珍菇主栽菌株ZA3和野生菌株X1-15线粒体基因组的大小存在差异,分别为68305和73435bp,这主要是由内含子和基因间区上的不同。根据两菌株线粒体的差异设计的引物可用作为两菌株线粒体基因组的分子标记来分析线粒体遗传。在同一平皿上接种ZA3与X1-15两单核菌株来探索秀珍菇线粒体基因组遗传方式。靠近左侧ZA3的菌块,它们的线粒体与ZA3相同;靠近右侧亲本X1-15的菌块,它们与亲本X1-15有相同的线粒体基因组,介于两亲本之间的菌株经尖端纯化后线粒体均和亲本ZA3相同。这说明秀珍菇线粒体遗传方式为单亲遗传且与杂交子所在位置相关。但也不排除双亲遗传的可能,若存在双亲遗传,那这种遗传方式也是很不稳定的。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构建与菌株X1-15同核异质的单核菌株ZAX1,对J1-13与ZA3、J1-13与ZA3、J1-13与ZAX1在平板上杂交并提取两亲本之间杂交子DNA,进一步分析亲本细胞核与线粒体对子代杂交子的作用。结果表明位于两亲本之间的子代线粒体的遗传不仅受到亲本线粒体的调控,还受到亲本核基因的影响。3.利用同核异质和异核同质体菌株分析核质对秀珍菇菌丝的影响。结果显示同核异质体菌株间菌丝形态相似,长势相近,生长速度在0.05的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异核同质体菌株间菌丝形态差异大,ZA3*J-13的菌丝生长速度约为ZA3*X1-15组的1.3倍,差异极显著(p<0.01)。这说明核基因在菌丝形态与生长速度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线粒体和核基因对秀珍菇液体发酵菌丝生物量和多糖含量的影响作用的结果显示,ZA3*X1-15组的一对同核异质体中多糖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在另一组同核异质体ZA3*J-13中不显著,同质异核体菌株ZA3*X1-15(L)和ZA3*J-13(L)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异核异质体菌株ZA3*X1-15(R)和ZA3*J-13(L)差异显著。这说明多糖含量的差异不是单纯因为核或质的不同造成的,我们推测在糖合成的过程中核基因与线粒体基因间是相互作用的。此外,也说明同样两个单孢菌株的杂交不一定能够获得遗传背景完全一致的菌株。荧光定量PCR检测几个常见细胞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表达量。ZA3*X1-15(R)菌丝中6个细胞核基因的表达量都显著高于ZA3*X1-15(L),这说明线粒体基因能够影响细胞核基因的表达。异核同质体菌株ZA3*X1-15(L)与ZA3*J-13(L)的14个普通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细胞核基因同样也影响着线粒体基因的表达。4.利用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来构建进化树分析担子菌中物种间及秀珍菇种内的亲缘关系。14个普通编码蛋白基因,利用它们来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除nad3外,均不符合预期的分类结果。nad3基因不仅能将亲缘关系近的菌株聚在相近的分支上,而且基因序列长度适中,可用于担子菌中物种亲缘关系的分析。细胞核中的ITS序列、AB因子序列、筛选12个保守基因序列以及筛选12个常见特殊功能基因序列均未能将秀珍菇的2株野生菌株与9株栽培菌株区分开;线粒体基因组中的atp基因序列、nad基因序列、cob基因序列和内含子序列所构建的进化树均能将1 1株秀珍菇菌株中的野生与栽培菌株区分开。这说明在鉴别秀珍菇野生与栽培菌株时,线粒体基因组基因分析是比核基因组更有效。
其他文献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机动车保有量逐年递增,据统计2017年国内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10亿辆,同比增长5.1%,机动车排放大量颗粒物已成为我国主要的颗粒物移动污染源。机动车排放的颗粒物中富含各种重金属,可直接通过肺部呼吸进入人体,亦可进入环境通过食物链以生物放大的方式进入人体。重金属具有不可降解和生物放大的特性,对人体健康与环境保护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由于隧道半封闭的环境具有污染来源单一(
猪圆环病毒血清 3 型(Porcine circonvirus serotype 3,PCV3)于2015年首次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农场中被发现,该病毒主要引起猪的生殖障碍,呼吸障碍等多系统的炎症,临床表现消瘦、呼吸困难、皮炎和肾病综合征、流产等。目前,美国、加拿大、波兰和韩国等国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了 PCV3的普遍存在;在国内,该病毒在中东部如江西、广州、福建、安徽和河南等省份相继被报道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属于无患子科龙眼属常绿木本果树,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龙眼胚胎发育是影响果实品质与产量的重要因素;然而龙眼胚胎发育的研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而龙眼体胚发生系统作为木本植物优良模式体系,是龙眼胚胎发育研究的良好替代材料。miR159/319家族是植物中特有且保守的一类miRNA,在植物生长发育、营养相变及逆境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拟南芥TOD1(TurgOr regulation Defect 1)基因编码碱性神经酰胺酶,TOD1在花粉及角果的保卫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参与调节花粉管的生长和角果表皮气孔运动过程中的膨压,该基因缺失突变体会因为花粉传递效率的降低而造成结实率下降,而在tod1 Δ4-desaturase双突变体中败育的表型能够得到部分恢复。鞘脂是真核生物膜组分中最主要的一种脂质,鞘脂的代谢异常会影响植物的发育以及
本试验以粉煤灰、矿渣为原料,以砂、石为骨料,在水玻璃和氢氧化钠混合形成的碱性激发剂的激发作用下,制备粉煤灰基、矿渣-粉煤灰地聚合物混凝土目的是为了确定出在常温养护条件下不同强度等级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在较好的配比基础上,取代一定比例的再生骨料制备再生骨料地聚合物混凝土,对其在常温养护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试验初期阶段通过净浆和胶砂试验确定最优模数和液固比,在混凝土的制备阶段,通过液固比、减水剂掺量和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是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但连植多年后产量下降,病害增加,每年需要重新种植新苗。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本研究以连植1年、2年、3年的百香果根际土壤为研究材料,测定土壤自毒作用,分析根际土壤特性及微生物变化,分离鉴定潜在的有害真菌。并采用原位重植模式,研究不同连植年限百香果土壤对重植百香果苗生长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根际土壤化学性质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地块
水稻条纹花叶病毒(Rice stripe mosaic virus,RSMV)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胞质型弹状病毒属(Cytorhabdovirus)的一个新种,由半翅目的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不经卵传播。持久增殖型病毒均需在介体昆虫体内增殖扩散并突破介体昆虫体内的多重屏障才能有效传播。然而,由于RSMV是新报道的病毒,目前尚无关于
森林土壤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森林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是森林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状况的关键指标,而森林土壤酶是土壤生物化学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因此这二者将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维持与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显著,对森林生态系统将产生重要影响,也必将深刻影响着森林土壤的各个组成部分。但目前有关模拟温度变化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养
当下,各类新型橄榄深加工制品如橄榄汁、橄榄茶等深获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加工副产物-橄榄果渣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但大都做废弃物处理,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更是一种资源浪费。合理利用橄榄果渣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负荷,增加经济效益是橄榄加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橄榄果渣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复合酶处理,发酵制备橄榄果醋,实现橄榄果渣的增值利用。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复合酶解处理
天然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能够高效、特异地催化各种生理生化反应,与食品检测、食品分析、食品组分等方面相关。例如酶的传感器可以用于食品中重金属离子、添加剂和农药残留等食品污染物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耗时短、特异性好等优点。但是天然酶易变性、含量少、价格昂贵等特点限制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纳米酶具有成本低、易储存、稳定性好、制备简单、表面结构可以灵活改变、催化活性好等优点,有效弥补了天然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