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腹水的Meta分析及证治规律分析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adonaargen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腹水的癌性腹水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生存期、腹围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经过筛选得出了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文献,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详细统计中药治疗肝癌腹水的病机、治疗方法、方药频率、高频药性味归经,讨论中医药治疗肝癌腹水的证治规律。通过现代统计学方法及软件,对大量的中医药治疗试验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其证治规律,掌握药物临床治疗机制,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肝癌腹水提供指导。材料与方法:检索文献资料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Pubmed、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rary、MEDLINE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2003年1月至2019年12月。依据本研究制定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和初步筛选文献,将初筛后文献进行下载再进行人工分类,将分类后文献按照本研究的纳排标准进行再次筛选,本研究共查阅文献987篇,剔除重复、综述、个人经验、病案等文献后纳入文献364篇,最后获得符合本研究的25篇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腹水的文献。对25个研究进行数据提取,然后按照Cochrane评价手册5.1.0提供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且通过Stata 15.0软件对纳入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荟萃分析)。分析指标为腹水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价、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生存期、腹围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并经过筛选得出了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文献,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详细统计中药治疗肝癌腹水的病机、治疗方法、方药频率、高频药性味、归经,讨论中医药治疗肝癌腹水的证治规律。结果:1.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腹水的Meta分析方面1.1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腹水的Meta分析最终纳入25个随机对照研究,共1664例肝癌腹水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腹水的癌性腹水改善情况优于单纯采用西医疗法[OR(95%CI):3.90(3.09,4.91),P≤0.05。1.2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腹水的生活质量情况优于单纯采用西医疗法[OR(95%CI):7.33(3.09,11.58),P≤0.05。1.3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腹水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单纯采用西医疗法:乏力情况[OR(95%CI):0.74(0.61,0.86),P≤0.05。腹胀情况[OR(95%CI):0.80(0.57,1.03),P≤0.05。呕吐情况[OR(95%CI):0.62(0.33,0.92),P≤0.05。1.4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腹水的生存期情况优于单纯采用西医疗法:3个月生存期[OR(95%CI):1.58(0.91,2.74),P>0.1]。6个月生存期[OR(95%CI):2.81(1.76,4.49),P≤0.05。12个月生存期[OR(95%CI):3.49(1.92,6.34),P≤0.05。1.5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腹水的治疗后腹围改善情况优于单纯采用西医疗法[OR(95%CI):-5.09(-7.71,-2.46),P≤0.05。1.6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腹水的不良反应情况优于单纯采用西医疗法[OR(95%CI):0.17(0.08,0.35),P≤0.05。2.中医病机、治疗方法、治疗药物、四性、五味、归经和药物类型的分析:2.1中医病机出现频次排在第一位是水湿内停,出现12次,占48%。频次排在前6位,比率高于10%的病机依次为水湿内停、脾虚、血瘀、气滞、肾虚、热毒。2.2中医治疗原则出现频次排在第一位是行水祛湿,出现21次,占84%。频次排在前6位,比率高于10%的治疗方法依次为调气、活血化瘀、健脾、益气、温肾、温中、扶正、疏肝。2.3中医治疗药物出现频次排在第一位是白术与茯苓,出现19次,占76%,排在前28位的药物依次为白术、茯苓、猪苓、生姜、泽泻、柴胡、黄芪、半夏、桂枝、甘草、黄芩、大枣、莪术、大腹皮、党参、泽兰、丹参、附子、白芍、当归、半边莲、香附、人参、厚朴、牡蛎、鳖甲、穿山甲、苦参。2.4五味最高频次为甘味,频次为13次,占52%。其次是辛味与苦味。2.5四性最高频次为温性,频次均为12次,占48%。其次是寒性。2.6归经最高频次为脾经,频次17次,占68%。其余10%以上高频归经依次为胃、心、肝、肺、肾、大肠、膀胱、小肠。2.7治疗分类最高频次为补虚药,频次9次,占36%。其次频率5%以上高频治疗分类依次为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清热药。高频治疗分类药物中,补虚药中主要为补气型药物,频次为6次,活血化瘀药中为活血调经药及破血消积药。结论:1.从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腹水在改善患者的腹水症状、生活质量情况、中医正在改善情况、生存期情况、治疗后腹围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方面均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2.从病机统计结果可知,肝癌腹水中医病机出现频次最多的是水湿内停,出其较常见的病机依次为脾虚、血瘀、气滞、肾虚、热毒。3.根据药物频次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中医治疗肝癌腹水最常用的药物是白术,其余较常用的药物依次为猪苓、生姜、泽泻、柴胡、黄芪、半夏、桂枝、甘草、黄芩、大枣、莪术、大腹皮、党参、泽兰、丹参、附子、白芍、当归、半边莲、香附、人参、厚朴、牡蛎、鳖甲、穿山甲、苦参。4.通过治疗方法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中医治疗肝癌腹水最多的方法为行水祛湿,其余治疗方法较常用的依次为调气、活血化瘀、健脾益气等。5.由四性五味研究结果可以得出,治疗本病药物四性最常见的是温性。五味最常见的是甘味。6.归经研究结果表明,药物归经最常见的是脾经。7.治疗药物分类研究结果得出最用的是补虚类药物,补虚类药物中最常用的是补气药。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奇异黎曼流形上椭圆方程解在奇点处的渐近行为。我们知道锥度量下的椭圆方程等价于在零点处奇异的退化椭圆方程,对于此类带有奇异非线性项的退化椭圆方程,我们精
在现代化社会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上升,但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疾病传播速度和人口老龄趋势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阻碍。因此,我们除了需要解决全
2009年以来,全国各地政府采购相继实行了监管与执行相分离,政府采购事业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依托财政改革深化推进政府采购制度,值得财政部门、集中采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是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中的一个特殊亚型,被FAB(F指法国,A指美国,B指英国)协作组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目的分析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MCC)与硬化型肝癌(SHCC)的CT图像特点,探讨二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8例IMCC和13例S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二者的直
传记是以叙述、研究或评判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为主旨的著作,其对被传记人的研究往往与其从事的学术研究、学科发展、学科史有密切的关系.
湖北是继广东之后第二个采用机器铸造银元的省份。光绪十五年(1889年)八月,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当时,湖北因制钱缺乏,张之洞认为在湖北开铸银元,“既可以纾民困,亦可以保利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为多年生豆科植物,以根入药,是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材。近些年,随着黄芪种植面积的增大,以黄芪根腐病为主的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制约着黄芪的产
本文以数学方法论为指导,结合教学实践,对高等教学的改革,以教材体系到课堂教学及考试评定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出了实施方案。
消化性溃疡属于中医学之"胃脘痛"范畴,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古籍中有很多方剂或辨证加减用以治疗消化性溃疡,如《伤寒杂病论》中的大建中汤、附子梗米汤、芍药甘草汤、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