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忻州市“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将促进就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在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也要保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从而使劳动力的转移与三大产业的变动情况保持一致。就业结构是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间的分布比例。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间的分布比例。在生产力结构中,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吸收就业能力。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必然会影响到劳动者的就业结构。而劳动者就业结构是否合理、劳动力的配置是否有效率,也会成为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本文以忻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忻州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现状;第二,本文结合数据,探究了忻州市从2006年到2010年,三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和特点;第三,本文结合结构偏离度指标,分析了忻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匹配程度,从而探析了忻州的三大产业在经济增长发展和劳动力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在现有基础上,忻州应当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潜能和就业吸纳能力,巩固第二产业的支柱地位,并通过改善结构保持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基础建设等措施,调整和改进弱势产业第一产业。在此过程中,忻州市也应加大投入,完善教育和培训机构,提升劳动力的自身素质,从而促进忻州市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相适应,促进劳动力更好的就业。通过该研究,希望能够为当地政府部门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为缓解该地区就业压力、保障该区域民生提供方法,也为合理调整当前我国就业政策提供科学参考,从而实现保障民生,优先就业,促进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