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驻岛礁军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一般特点,分析社会支持、人格、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揭示社会支持和人格的交互作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建立路径分析模型表明社会支持和人格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式和途径。 方法 使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203名驻岛礁军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与396名驻陆地军人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在驻岛礁军人中,总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内、外源性支持状况较差者分别有10.3%,10.3%和13.8%,较好者分别为32%,55.7%和31%,其社会支持及家内、家外支持的得分均低于驻陆地军人。驻岛礁军人社会支持状况显著差于驻陆地军人(P<0.05)。 三种不同社会支持程度的军人除恐怖因子外,在所有症状因子上都有明显差异(P<0.05);高社会支持程度者的心理健康优于低社会支持程度者;在人格维度上,社会支持程度高者EPQ-E维度得分更高(P<0.01),而在EPQ-N维度上得分更低(P<0.05)。 社会支持状况与SCL-90的大部分症状因子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其中,家外支持与各因子分相关更为明显,与SCL均分相关程度最高(r=0.210);在各症状因子中,抑郁因子与总的社会支持相关最为密切(r=0.225),其次为强迫因子(r=0.215);家内支持仅与抑郁因子有相关(r=0.148);家外支持则与强迫因子相关最为密切(r=0.229),其次为抑郁因子(r=0.225)。与EPQ两个维度的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支持程度与EPQ-E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0.322),与EPQ-N分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个性维度中,影响岛礁军人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为EPQ-E维度。此回归方程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322,决定系数为0.103;而在社会支持各维度中,影响岛礁军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家外支持。此回归方程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210,决定系数为0.044。 通过交互作用分析发现:社会支持与EPQ一N维度对心理健康及其症状因子无显著的交互作用,但社会支持与EPQ一E维度在SCL均分、抑郁、人际敏感,精神病性症状因子上有显著的交互作用。EPQ一E分的高低程度对社会支持度低或中等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而对社会支持度高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小。具体表现为EPQ一E分较低时,低社会支持者的总体心理健康差于中、高社会支持者,且他们的抑郁、精神病性症状也比中、高社会支持者要重,人际敏感症状则随社会支持水平的下降而增多。EPQ一E分较高时,中,低社会支持者的人际敏感和精神病性症状也多于高社会支持者。 而在低社会支持者中,EPQ一E分低者较EPQ一E分高者的抑郁症状更重;在高、中等社会支持者中,EPQ一E分低者与EPQ一E分高者的总体心理健康及抑郁、人际敏感和精神病性症状表现无明显差异。 路径分析发现,在对岛礁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中,EPQ一维度和家外支持变量可直接显著地影响心理健康,而家内支持和EPQ一E维度则是通过家外支持,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的作用。 结论 1、驻岛礁军人的社会支持状况显著差于驻陆地军人。其内部的社会支持关系网络不能有效地补偿其外源性社会支持的缺乏。岛礁相对隔离的不良环境是影响他们社会支持水平的重要原因。 2、在驻岛礁军人中,高社会支持程度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低社会支持程度者,这说明尽管驻岛礁军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相对较少,但社会支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的维护作用。特别是来自家庭外源性的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 3、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抑郁、强迫症状因子相关最为密切。因此,驻岛礁军人所出现的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与其社会支持状况不佳有一定联系。 4、人格与心理健康也有密切的联系,与抑郁的相关也最为明显,在岛礁环境下,应关注军人的人格基础,以便实施针对性的干预。 5、驻岛礁军人人格的内外向维度对他们获取、利用和感受社会支持有密切联系,可能是影响他们社会支持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个性外向者的社会支持水平相对更高。 6、在岛礁相对隔离环境下,社会支持与人格的内外向维度在心理健康变量上表现出明显的交互作用。通过获取和利用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可使不同内外向程度的驻岛礁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保持良好,减少抑郁、人际敏感和精神病性症状。结合两者的交互作用可更精确地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和干预。 7、在驻岛礁军人中,社会支持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既可直接发挥作用,又可间接发挥作用,同时还是人格与心理健康当中的中介因素,因此,社会支持对驻岛礁军人心理健康的作用是多维的。因此,家外支持对岛礁军人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8、应重视社会支持与人格的内外向维度的交互作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从而可更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岛礁部队的心理干预对策,确定心理干预的重点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