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量的实时流媒体P2P树算法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edgeof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相互之间交流信息与方式有了更为苛刻的需求。这些信息不再局限于文字、声音、静态图像和低质量的动态图像。虽然提供高质量动态图像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大多需要昂贵的通信费用或以牺牲其实时性为代价。今天,人们更需要一种高质量,高实时性,低费用的通信方式。LRST(大数据量实时流媒体传输)技术正是应这一需求应运而生的。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相距较远的分校区,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将现场采集的高质量信号通过一台连接到网络的计算机进行远距离P2P传输。通信的目标是实现数据可靠、安全、及时、低成本的传递,本系统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而设计的,因此,它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和前景,如远程教学,电视会议,家庭娱乐,新闻报道,赛事直播等。LrstP2P技术是基于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构建的,因此首先它得益于IPv6技术对其流媒体的良好支持,由于IPv6地址的无穷性,可以忽略目前Internet上NAT对用户的隔离;由于本系统传输的信号是高质量的大数据量信号,所以极大地提高了视频质量和实时性;在父选择策略上,经过与现有方法的比较,本文使用了部分最小树深算法和Multi-sender to Single-receiver模式,并通过距离矢量的方法对父节点进行了分类,引入了新颖的主—补通信模式,所以加快了用户节点加入网络的速度,增加了网络的可靠性,提高了视频质量,使QoS控制机制得到了保障;由于IPv6对组播技术的良好支持,所以我们引入了组播技术,组播技术使网络加强了网络的分布式特点,提高了网络的自治能力和错误恢复能力,降低了因节点意外退出而发生的通信中断和延迟时间。最后本文在CernetⅡ和校园网环境中对LrstP2P技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测试。测试的结果显示LrstP2P技术是一种可行的技术,它改进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降低了通信成本,让轻松传输大数据量的实时流媒体成为可能。但是这项技术要得到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发展迅速,用户数量急剧增加,移动通信的业务也由最初的语音业务发展到现在3G所能提供的多媒体业务,未来的移动通信还要在此基础上实现无所不在的服
航天发射场地面设施设备是执行科研试验任务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科研试验任务的成败。因此开展对航天发射塔回转平台状态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
下一代网络是以IP为中心,可以同时支持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的新的网络体系架构,在核心网分组域上,3GPP在Release5中提出的IMS体系架构实现了网络的IP化、并促进固定网和
光纤通信系统是现代长途通信的主体,偏振模色散(PMD)被认为是限制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传输容量和距离的最终因素。研究PMD效应及其补偿技术,能减少光纤中的PMD损伤,消除PMD对系
学位
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将为我们提供无所不在的服务,也就是说,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都能够获得任何服务。当今无线技术的发展,比如3G和未来的4G,将能够为移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数据共享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使得数据系统的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困难。随着攻击者技术的日趋成熟、攻击工具与手法的日趋复杂多样化,单纯被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集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和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测量技术于一体,可以同时把目标的精细物理特征与空间分布特性结合起来。极化干涉测量
网络教育是信息技术最新成果在现代教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革新,其最大优势是教育资源的共享重用。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是保障网络教育实施效果的前提条件,而目前网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信息传输分系统研制,主要研究先期技术应用系统内信息传输分系统的无线自组织网络技术。为了适应先期技术应用系统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