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的可视化网络课程开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2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教育是信息技术最新成果在现代教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革新,其最大优势是教育资源的共享重用。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是保障网络教育实施效果的前提条件,而目前网络教育资源主要以网络课程为主,这也就对网络课程的开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师制作、及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可视化编辑和所见即所得(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WYSIWYG)地生成课程,成为判断网络课程开发系统是否符合网络教育发展趋势的一个关键标准。从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所见即所得思想的可视化课程开发系统的设计方案,它具备灵活操作、多样化显示等优势,并论述了各个主要模块的设计实现,着重论述了基于所见即所得思想的可视化内容编辑区的设计,并探讨了这一设计的Java语言实现。此外,本文在系统构架的论述中还提出了一种符合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Chinese E-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s, CELTS)、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技术的网络课程内容组织和表现机制,它是一种开放的、结构化的数据结构,确保了课程的交互性和共享性,以便在异构系统间的共享和检索。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标准化元数据存储体系,专门就课程开发、尤其是可视化编辑等方面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系统实现了素材的整合和课程的制作,它已经广泛地投入到多个网络学院和网络课程资源提供机构的实际使用中,有效地节约课程开发成本、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了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步伐。
其他文献
无源时差定位以其作用距离远、隐蔽性好等特点在电子战系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无源时差定位的精度直接由时延估计的性能决定。自适应时延估计较少依赖信号与噪声的统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与网络密不可分。同时移动终端设备功能逐步完善、价格不断下降,并且具有便携性等很有吸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发展迅速,用户数量急剧增加,移动通信的业务也由最初的语音业务发展到现在3G所能提供的多媒体业务,未来的移动通信还要在此基础上实现无所不在的服
航天发射场地面设施设备是执行科研试验任务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科研试验任务的成败。因此开展对航天发射塔回转平台状态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
下一代网络是以IP为中心,可以同时支持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的新的网络体系架构,在核心网分组域上,3GPP在Release5中提出的IMS体系架构实现了网络的IP化、并促进固定网和
光纤通信系统是现代长途通信的主体,偏振模色散(PMD)被认为是限制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传输容量和距离的最终因素。研究PMD效应及其补偿技术,能减少光纤中的PMD损伤,消除PMD对系
学位
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将为我们提供无所不在的服务,也就是说,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都能够获得任何服务。当今无线技术的发展,比如3G和未来的4G,将能够为移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数据共享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使得数据系统的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困难。随着攻击者技术的日趋成熟、攻击工具与手法的日趋复杂多样化,单纯被
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PolInSAR)集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和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测量技术于一体,可以同时把目标的精细物理特征与空间分布特性结合起来。极化干涉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