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胎儿生长受限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hhsh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与严重的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发病率约为5-10%。遗传异常是导致胎儿出现生长受限的主要因素之一,胎儿出生后多存在智力障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传统的细胞核型分析受制于有限的检测能力,已经无法为临床医生或遗传学家提供更多诊断信息。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的出现,使得我们对胎儿的遗传改变可以进行更全面更精确的检测。因此,我们联合应用染色体微阵列、荧光定量PCR(QF-PCR),细胞核型分析三种技术对FGR的遗传异常进行研究。研究目的:1,研究遗传异常在FGR中的发生率和构成情况,FGR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异常的关系。2,探讨CMA在FGR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3,探讨快速、经济、准确的遗传异常诊断模式。研究设计:纳入本研究的病例均为单胎妊娠,孕龄介于18-32+6周,根据Hadlock C公式,当胎儿预估体重小于同胎龄的第10个百分位时,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经羊水或脐血穿刺术获取胎儿产前诊断样本,排除巨细胞病毒(CMV)宫内感染后,所有纳入研究的病例均用QF-PCR技术排除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再行染色体微阵列检测。每个病例均实施细胞核型染色体分析。根据胎儿的超声表现将FGR分为结构异常组、非结构异常组和单纯性FGR组,探讨CMA在不同组中的应用价值。根据FGR诊断时的妊娠孕周,将FGR分为:孕18-24+6周组和孕25-32+6周组,探讨FGR的诊断孕周对临床干预的影响和遗传异常的检出情况。结果:共有316个胎儿生长受限病例符合纳入标准,其中,94个孕妇拒绝接受产前诊断,222个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参加研究,排除3例巨细胞病毒(CMV)宫内感染后,最终219个病例进入最终研究队列。遗传异常的总体检出率为18.3%(40/219)。QF-PCR检测出24例染色体数目异常,与核型分析完全相符。在排除染色体数目异常后,CMA检测出了核型分析诊断的全部4例致病性染色体结构异常,比核型分析的异常检出率提高了 6.2%(12/195)。CMA检出的异常结果分别为:11例为致病性染色体缺失或重复,2例为不涉及遗传物质改变的单亲二倍体,2例为临床意义未明的拷贝数变异(VOUS),1例为嵌合型非整倍体异常。在结构异常组、非结构异常组和单纯性FGR组中,CMA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6.7%、11.4%和7.9%,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孕18-24+6周组和孕25-32+6周组,CMA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2%和7.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孕18-32+6周之间诊断的胎儿生长受限,无论胎儿是否合并超声异常,我们推荐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与细胞核型分析相比,QF-PCR是诊断FGR合并非整倍体高风险时的首选技术;CMA技术对FGR的遗传异常检出率提高了 6.2%,是FGR产前诊断中最佳检测手段。同时,应进行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的检测,更有助于明确胎儿生长受限的潜在病因。
其他文献
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光催化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化学与热稳定性好、制备简易、不含金属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g-C3N4在用作光催化材料时
原子级厚度的二维材料(two-dimensional materials,2D materials)以其可控的能带结构,高载流子迁移率和优异的光电性能,是下一代多功能电子信息材料的主要候选材料。越来越多的
阅读是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故事爸妈进课堂"的活动实践,通过与家长的通力协作,形成活动模式;引领辐射,营造整个学校的共读环境;拓展外延,丰富阅读生活;
2015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全新大型数据新闻栏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在原有数据新闻的形式上实现突破,引起广泛好评。本文结合大数据新闻的定义,重点从挖掘方式、表达形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培训在手术室护士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有14人,根据不同的培训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各组7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教
20世纪末新世纪初以来,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核心关注点。作为一个以自由主义和精英主义为教育传统的国家,新世纪以来,布莱尔领导的英国工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为有效宣传广东省紫金县的花朝戏,需要积极了解花朝戏的主要特征,促进花朝戏的健康发展,有效强化花朝戏在校园中的实践效果。本文以紫金花朝戏为主要话题,
首都图书馆藏有萧一山《中国通史讲演大纲》,学术界对此尚无研究。萧一山《史学之研究》、《清代通史》可看作《中国通史讲演大纲》的前期积淀。《中国通史讲演大纲》虽仅见
死亡成为一种救赎是荒谬的 ;遗憾的是在当时的德国现实生活中还没有另外的值得一提的抗议方式 ,维特只能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协调可能性消失时自杀。其超越现世的救赎其实也是一
研究了属性值是区间数并且已知方案偏好信息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建立了每个方案客观偏好值与主观偏好值偏差的相对熵测度矩阵;基于客观信息和方案偏好信息的相对熵建立了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