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是中国上古时期的诗歌总集,全集共311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郑樵曰:“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风是各诸侯国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雅是周王朝的朝廷的音乐,也就是贵族们吟唱的诗歌,而颂是周王室和贵族在进行祭祀时演奏的乐曲。可以说《诗经》诗篇的内容囊括了周代各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吕思勉说:“饮食之演进,一观其所食之物,一观其烹调之法。”~2《诗经》的诗篇中包含了许多两周时期食物及烹饪发展的资料。本文从历史学的角度,通过对《诗经》中出现食物以及烹饪的名物考据,试对《诗经》中的食物及烹饪方式加以研究。文章包括三大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首先在前言部分,阐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意义、现状以及写作思路。正文的第一章,对《诗经》中的主食食材进行考释,将《诗经》中的主食按品种分为六类,分别为黍、稷类,麦、来、牟类,禾、粟、稻、稌类,菽、荏菽类,麻、苴类,秬、秠、穈、芑、粱类等。第二章,《诗经》中的副食食材种类繁多,根据其来源主要可以分为五类,分别为栽培蔬菜、采集野菜、饲养牲畜、野生动物以及水产品等。第三章,《诗经》中出现的调味品有梅、饴、脂、醢、酒、椒聊、蓼、苦等。文章将其分为三大类加以考释,分别为基础类、酿造类和辛香类。第四章,《诗经》中出现的烹饪名词共有12种,本文将其分为燔、炙、炰、炮、烈类,亨、湘类,烝、餴类,菹、醢、脯类等四大类加以论述。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将平民与贵族的主食和副食进行对比,对《诗经》时期各阶级的饮食生活进行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