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牙-牙周膜-隐形矫治器的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非线性方法计算不同硬度和不同矫治设计量的隐形矫治器产生的力学效应并比较其结果,为隐形矫治器的材料选择和临床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一:建立中切牙近中移动矫治设计量为0.3mm,隐形矫治器的弹性模量分别为415.6MPa、816.308MPa、2400MPa的三个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计算隐形矫治器、牙齿、牙周组织的应力应变分布及初始位移,对不同弹性模量的隐形矫治器作用下的上述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二:建立中切牙近中移动矫治设计量为0.2mmm,隐形矫治器弹性模量为816.308MPa的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计算隐形矫治器、牙齿、牙周组织的应力应变分布及初始位移,与研究一中采用同一弹性模量的矫治器的有限元模型结果比较,探讨两者力学效应的变化。[结果]1.材料的弹性模量增大,隐形矫治器所受的应力增大,应变减小,牙周组织所受的应力及矫治牙位移增大。2.三种不同弹性模量的隐形矫治器作用下,矫治牙冠方的初始位移大于根方。3.隐形矫治器作用下,矫治牙所受的应力及位移最大,邻牙侧切牙次之且位移与矫治牙相反,弹性模量较小的矫治器作用下两者位移量接近。4.不同矫治设计量的隐形矫治器的应力、应变、位移趋势接近,0.2mm矫治设计量的矫治器作用下矫治牙的位移量和牙周组织所受的应力较小,矫治器所受的应力较大。[结论]1.隐形矫治器的硬度越大,矫治牙产生的位移量和矫治效能增大,矫治器和牙周组织所受的应力也增大。2.隐形矫治器作用下矫治牙移动形式为倾斜移动,增加材料硬度也不能实现矫治牙的整体移动。3.隐形矫治器作用下,矫治牙的邻牙会因反作用力产生与矫治牙相反的位移,硬度过小的材料对于这种位移的控制能力较差。4.0.2mm,0.3mm矫治设计量都可以产生牙齿的有效移动,前者作用下矫治牙的位移量和牙周组织应力较小,矫治效能和矫治器应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