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于1998年率先把拓展训练课程引入到学校的体育课堂,开设了“野外生存体验”公选课,从而开启了中国高校拓展训练课程。中国地质大学引入拓展训练课程之后,越来越多高校关注拓展训练课程并陆续把这一课程引入到学校体育教育领域。教育部体育卫生司2007年也下发通知,把野外生存训练引入到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当中。对于高校引入拓展训练课程,从1998年中国地质大学开始,发展到现在,这一课程是否已经达成预期的教育效果,在课程实施当中存在什么问题,大学生们对这一课程的看法是什么,等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选择率先在中国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中国地质大学和北京市唯一一所体育专业院校且拓展训练课程比较成熟的首都体育学院为个案,对所学两校拓展训练课程的开展现状进行全面探讨和分析。论文写作中引入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这两所高校拓展训练课程发展现状开展比较全面的研究分析,由最终的调查结果分析出以下特征:首先,本研究立论基础将拓展训练课程要素选定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场地与器材、教师、学生,六大要素;其次,首都体育学院与中国地质大学两校的拓展训练课程在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大纲、场地器材方面各具特色,师资情况有所不同;再次,学生是评价课程质量核心要素,首都体育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对各自学校拓展训练课程的评价存在共性与差异性,在学生选课及对拓展训练课程的喜爱程度、课堂投入程度和满意度方面,两校存在共通点,在教学模式方面,两校学生对体验式拓展训练模式认同度远远高于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在对教学内容评价中,两校既存在共同点,也有不一样的侧重内容,首都体育学院更重视锻炼性,而中国地址大学侧重冒险性,在拓展训练课程对学生影响中,两校学生影响最大的均为团队凝聚力得到提升,但在喜爱的拓展训练项目方面,两校学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且差异明显;最后,首都体育学院与中国地质大学拓展训练课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中出现了完全相同的特征。本文的写作,旨在为丰富和拓展我国拓展训练课程的理论研究提供详实的素材,更为重要的是为将来拓展训练课程在其他院校的广泛全面开展提供现实的借鉴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