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原上的女红奇葩——甘肃庆阳香包文化产业调查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消耗低、污染少、周期短、收益高、吸附就业能力强以及对其他产业连锁正效应大等特点,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成为国家财富和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逐渐取代传统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党和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庆阳市作为甘肃省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有着其自身独特的发展特点和巨大优势,对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庆阳“四绝”中最具代表性的香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活化石”,“庆阳名片”,更有“庆阳香包甲天下”之美誉。近年来,庆阳市政府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宣传庆阳香包文化,开始大力发展庆阳香包文化产业。要发展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就必须对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以稳健务实的态度评估现状、提出对策、制定发展策略。  本文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对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详尽、全面的论述,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和经验,运用跨学科的视角分析了庆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探讨庆阳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及庆阳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为引导文化产业向有利于庆阳市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优势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介绍了文化产业发展背景,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及意义;全面阐述了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产业化开发的相关理论及发展进程,并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框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在这一部分中,首先对庆阳香包绣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梳理,并且描述了庆阳香包的种类、制作及其特征和价值;然后,详细的介绍了庆阳香包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发展模式,分析了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剖析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并对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庆阳香包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对庆阳市社会经济的影响,探析了庆阳香包文化产业的前景,并对发展庆阳香包文化产业进行了反思;最后,分析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为具体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第三部分是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并提出将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近年来,几个有关死亡赔偿金的判决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讨论及质疑,这源于我国现有死亡赔偿金制度及其司法适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媒体评论的所谓“同命不同价”成为社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饮用水污染和短缺导致的饮用水危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饮用水安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确保饮用水安全是保护人类生存权和健康权的需要,是保护人类环境权的要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