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部地区正处在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产业转移由沿海向内地延伸的重要机遇期,中部六省都在思考如何奋起争夺这一轮转移。毕竟,产业转移不是平均分配,也非一厢情愿。实践表明:随着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争夺产业转移的重担已经不可避免地落在了开发区的肩上。为此,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基地,我省开发区如何将自身的优势,譬如优越的区位、市场、科教、产业基础、招商环境等配套条件充分发扬;同时,有效地改进自身的劣势,有如综合实力还是较弱、产业集聚的发展缓慢、盲目堆砌的现象尚存,资本存量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如今,我省开发区的自身劣势已经成为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以及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障碍。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得到很好地解决,我省开发区在中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将会丧失许多发展机遇。为此,我省开发区一定要做好相关的产业规划与定位,加快培育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地方特色的产业集聚,进而通过产业集聚来更好地推动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实现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基于此,本文主要分六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是本文的前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总体思路以及论文的不足之处,然后回顾了关于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以及开发区的已有研究成果。第二章是本文的对比分析部分。首先论述了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以及安徽产业集聚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在集聚效应下的动力,提出了要将依托开发区、发展其产业集聚作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第三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标,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39个行业代码为两位数的工业门类的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测定。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分别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各个产业的集聚发展阶段进行归类,并以此为依据,得出安徽的可承接产业。最后,结合安徽各地产业集聚现状得出可承接产业在各地的可能分布。第四章是本文的定性分析部分。在SWOT分析框架下,针对我省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进行了逐一探讨。第五章是政策建议的部分。在二三四部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针对我省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我省开发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基地的政策建议。第六章是对全文进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