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囊来源于外胚间充质,作为包绕成釉器的一层疏松结缔组织,在牙齿发育的过程中将发育成牙周膜、牙骨质和固有牙槽骨。在经典的牙齿发育学说中,将牙囊组织视为形成牙周组织的始基。牙囊细胞(Dental follicle cells,DFC)作为牙周组织分化发育的前体细胞,能在一定的时间和阶段向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成牙骨质细胞分化,是牙周组织工程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的候选种子细胞之一。但是,DFC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常出现自我更新能力差、易老化等现象,还缺乏特异性标志导致体外纯化DFC变得异常困难,使DFC难以实现体外大量扩增。而永生化细胞具有多次传代仍能稳定保持细胞原有功能状态的特性,可以利用该特性使DFC获得永生,并为牙周组织工程相关研究提供充足的细胞来源。以往研究证实在哺乳动物或啮齿类动物细胞中,SV40转染可提高细胞的永生化率。对于永生化细胞增殖特性的研究有利于了解细胞增殖与衰老的机制。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永生化大鼠牙囊细胞增殖效应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将SV40基因导入大鼠牙囊细胞(rats’dental follicle cells,rDFC),建立牙囊细胞永生化体系并研究其增殖特性,以利于DFC在牙周组织工程研究和牙齿萌出机理研究中发挥作用。目的:构建永生化大鼠牙囊细胞系并初步研究其增殖特性,为牙周组织工程研究和牙齿萌出机理研究提供可靠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1.rDFC的纯化培养及组织学来源鉴定;2.永生化的大鼠牙囊细胞系的建立及克隆形成能力、端粒变化、致瘤性等生物学特性的鉴定;3.永生化大鼠牙囊细胞增殖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1.免疫组化法证实所培养rDFC来源于外胚间充质;2.永生化rDFC可传代至40代,生长依然旺盛,存在较强细胞活性;3.永生化rDFC平板克隆形成率高于正常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中未见细胞克隆形成;致瘤性实验成瘤率为0;4.RT-PCR检测发现SV40已整合入永生化牙囊细胞系中,端粒增长;5.转染SV40永生化基因的rDFC与转染前细胞无明显差异,具有相似的功能状态和增殖特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rDFC永生化体系具有与正常rDFC类似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功能,在体外有无限增殖能力,且多次传代仍具有相对稳定的功能状态和增殖特性,可做为牙周组织工程研究和牙齿萌出机理研究理想的细胞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