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褪黑素对砷胁迫下水稻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ul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对砷吸收和积累的能力很强。稻米砷超标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会威胁人体的健康。近年来,有关砷中毒的报道层出不穷,防治土壤砷污染问题迫在眉睫。褪黑素是抗氧化性极强的内源性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抵抗能力,如低温、高温、紫外照射、重金属胁迫等。
  以“中农4号”、“湖北霸王鞭1”、“潭两优83”和“五优369”这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外源添加褪黑素对砷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测定水稻幼苗中丙二醛含量(MDA)、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总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砷含量等指标,探讨褪黑素对缓解水稻砷毒害的影响及其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外源褪黑素处理能促进As(Ⅲ)下中农4号种子的萌发,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50和100μmol·L-1褪黑素处理均使水稻种子发芽率、根芽长以及根芽鲜重明显增加,且在100μmol·L-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褪黑素处理后,As(Ⅲ)胁迫下水稻幼芽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得到提高,MDA含量降低,水稻的根系活力也明显增加。当As(Ⅲ)浓度为100μmol·L-1时,添加50μmol·L-1和100μmol·L-1褪黑素导致水稻幼芽中POD活性比对照处理分别提高57.5%和114.8%,MDA含量降低16.5%和31.9%,根系活力提高42.4%和124.1%。说明添加外源褪黑素可提高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提高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缓解As(Ⅲ)胁迫对水稻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损害以及对根系的损伤。同时,添加外源褪黑素也能明显降低水稻幼苗中的砷积累。当As(Ⅲ)胁迫浓度在100μmol·L-1,100μmol·L-1褪黑素降低水稻幼芽砷含量40.6%,降低根中砷含量33.0%。
  2、添加外源褪黑素能缓解As(Ⅲ)和As(Ⅴ)胁迫下中农4号和湖北霸王鞭1种子萌发的不利影响。添加50和100μmol·L-1褪黑素后,两个品种水稻的发芽率、发芽势、根芽长及根芽鲜重均得到提高。添加褪黑素能明显提高As(Ⅲ)和As(Ⅴ)胁迫下两个品种水稻幼芽中CAT、POD和SOD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根系活力,并显著降低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水稻各部位砷含量也明显降低。证明褪黑素可提高水稻总代谢水平和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提高两种水稻对As(Ⅲ)和As(Ⅴ)毒害的耐受性。当As(Ⅲ)浓度为25μmol·L-1时,添加50和100μmol·L-1外源褪黑素中农4号的根系活力比对照处理分别提高25.2%和49.4%,而湖北霸王鞭1的根系活力比对照处理则分别提高45.8%和69.1%。砷胁迫下添加褪黑素对湖北霸王鞭1砷毒害缓解作用比中农4号更好,说明不同品种条件下外源褪黑素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3、外源褪黑素处理能促进As(Ⅴ)胁迫下潭两优83和五优369这两种水稻幼苗的生长,明显提高株高、根长和鲜重,且在100μmol·L-1处理时效果最佳。褪黑素浓度为100μmol·L-1时,潭两优83中与只加As(Ⅴ)的处理相比根长增加28.8%,根重增加137.0%;五优369中与只加As(Ⅴ)的处理相比根长增加56.9%,根重增加55.9%。添加0.1-100μmol·L-1褪黑素后,As(Ⅴ)胁迫下水稻苗期叶片和根中POD、SOD和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提高,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明显降低。褪黑素也能明显提高As(Ⅴ)胁迫下水稻的根系活力,缓解水稻砷毒害,降低水稻根和茎叶中的砷含量。褪黑素浓度为100μmol·L-1时,潭两优83根中砷含量降低67.0%;五优369根中砷含量降低49.7%。
  
其他文献
碳-碳三键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官能团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合成中。炔烃的分子内环化是构建各种杂环化合物的有效方法。最近几年,邻位基团参与芳香乙炔的区域选择性分子内环化反应,已成为有机合成的热点研究领域。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在温和的条件下使用双功能化底物,实现邻位酰胺(羧)基参与芳香乙炔的分子内区域选择性环化反应,合成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杂环骨架。  1. TBAI促进的邻炔基苯甲酰胺的五元环化反应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越来越多地关注食品对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影响。在食品的污染因素中,真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是最严重的污染之一,而黄曲霉毒素因其对人、畜肝脏的剧烈损害而名列毒性之首。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组真菌的次级代谢毒性产物。在天然污染的食品和饲料中以黄曲霉毒素B1(AFB1)最为常见,是黄曲霉菌产生毒素中的主要成分,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不仅给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
本文研究了微波辐照作用下,由蛇纹石、膨润土硫酸浸出制备无定形二氧化硅的方法;考查了反应时间、微波辐照强度、液固比、硫酸浓度、矿石粒度等因素对矿物浸出过程的影响;确定了酸浸最佳工艺条件;分析了制得的无定形二氧化硅的化学组成;研究了微波作用下蛇纹石的硫酸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蛇纹石中氧化镁、膨润土中氧化铝的浸出率分别达到了97.7﹪和97.1﹪;制得的无定形二氧化硅的化学组成与沉淀水
学位
  本文采用一随机装填的,并具有多壳程进口的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器(其装填因子为60﹪),测定了吸收剂分布式进料操作条件下,中空纤维膜器壳程流体停留时间分布,据此分析了吸收剂壳程分布式进料时,壳程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壳程多进口进料能有效改善其流体分布。同时,本文还针对SO2-清水/NaOH溶液体系,进行了膜吸收传质实验,分析了吸收剂分布式进料操作时中空纤维膜酸性气体吸收过程的传质特性,并与单一进口进料
实现甲烷和二氧化碳共活化转化是催化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这一过程为天然气的优化利用,减少温室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提供了一条极具吸引力的途径.该文在分析总结了甲烷的临氧活化、CO的临氧活化以及乙酸合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CH-CO直接转化合成乙酸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在CH-CO体系引入氧改善热力学,在多相催化作用下直接合成乙酸的新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微反装置对自制的催化剂进行了评价,利用
学位
学位
该文针对发酵法生产酒精过程中产生的杂醇油的深加工工业过程开发进行了做了进一步的研究.首先在小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放大设计并建造了适合2-甲基-1-丁醇与3-甲基-1-丁醇的分离的中试或小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间歇精馏装置,并以此装置作为实验装置进行了工业化试验,得到了该塔的最优操作条件:回流比80、汽化量9~10ml/min、原料中2-甲基-1-丁醇的质量百分浓度约为60﹪.在此操作条件下,2-甲基-1
学位
本试验主要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基于研究团队前期构建的废砖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系统净化生活污水的效果,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关键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温室人工湿地模拟,以传统石灰石垂直流人工湿地为对照,设置系统是否种植植物、不同污染负荷、不同水力负荷和不同间歇时间处理,分析废砖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确定废砖
学位
目前我国化肥用量逐年上升,其过量或不当施用导致农田氮磷流失不断增加,进而引发的农业氮磷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态湿地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具有较强的氮磷拦截与消纳能力,但将其应用到农田生态系统流失氮磷防控的研究较少。此外,生态湿地系统对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许多方面尚不明确。本研究以稻田和人工生态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稻田排水的氮磷浓度,结合实时
能源安全危机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尝试利用生物质生产燃料。在以生物质中多糖为利用对象生产能源物质时,首先需要对生物质进行一定的预处理,使生物质所含的多糖物质能够被高效利用。氢氧化钠作为一种强碱,是很好的预处理试剂,它能够有效去除部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产生大量的孔隙,而氢氧化钠和尿素在低温下又能够溶解或溶胀纤维素,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本文选择甘蔗渣作为研究材料,使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