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中叶离岸金融市场诞生至今,伴随着各项业务创新,离岸金融逐渐打破国与国的界限,缩小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实现了资本在全球市场的自由流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企业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中国逐步参与到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来。1989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招商银行作为首家试点开办离岸银行业务,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1994年3月,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获准开办离岸银行业务,1994年5月,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获准开办离岸银行业务,1996年8月,深圳发展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总行及其深圳分行也获准开办离岸银行业务。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离岸银行业务出现了巨大的风险,各家银行离岸银行部门都遭受了不良贷款的巨额损失。接着离岸银行业务进入了长达四年之久的停业清理阶段。2002年6月,人民银行正式发文批复深圳发展银行(现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恢复开办离岸银行业务,同年批复交通银行、浦发银行试办离岸银行业务。我国离岸银行业务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截至2015年末,四家持有离岸业务牌照的商业银行的离岸业务资产规模合计达到了565亿美元,年末存款合计522亿美元,贷款合计352亿美元,客户总数14.2万户,全年国际结算业务量达到7997亿美元。商业银行离岸业务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体量。在此情况下研究离岸银行部门的经营战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本文以招商银行离岸银行部门作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国内离岸银行业务的发展情况。将四家持有离岸业务牌照的银行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招商银行资源和发展战略。对招商银行离岸业务部门的资源、能力以及其内外部环境进行了重点研究。在描述过往发展历史和当前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PEST、SWOT等相关理论对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招商银行发展离岸业务战略方向,包括组织架构、产品体系、目标市场等一系列战略问题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