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社会发展的评价指标,社区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只有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得到提升,才能实现“幸福中国”的终极目标。因而,全国各地很多城市纷纷提出“幸福社区建设”的口号,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居民获得幸福感,从而使社区成为社会稳定的“减震器”,最终实现对人类生活的终极关怀。但由于当前社区建设各主体之间责任模糊,角色错位,导致居委会和政府之间的权力和责任关系尚不明确,出现居委会工作无所不包的超负荷现象、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的超权限现象和工作被行政化的超职能现象。第三方评估机构作为独立于政府和居委会的“旁观者”,以第三方视角评估社区建设的成效和问题,对推动幸福社区建设良性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因此,S市为增强村、社区自治功能,更好的实现幸福社区建设目标,打造“能动善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于2019年初次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幸福社区建设成果委托给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通过以S市“发展型”幸福社区建设等级评估为案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第三方评估介入社区建设过程中不同主体间的权责互动;以系统理论对社区建设第三方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多个角度的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综合萨拉蒙新治理理论探讨社区建设第三方评估的优化路径。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S市引入第三方评估社区建设成效的背景,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选题缘由。并通过文献研究法简要回顾国内外有关社区建设和第三方评估的理论资料,弄清“社区建设”和“第三方评估”在本文中的界定。同时,结合笔者实习期间通过参与式观察和实地研究获得的实践资料,以单个案例研究方法尝试将文章结论一般化。第二部分通过对S市“发展型”幸福社区建设第三方评估工作的背景、阶段和各利益相关者所占权重进行细致分析后,尝试弄清在此次评估中各主体在不同阶段的行为对评估结果的影响,为分析第三方评估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和问题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主要从政府、社会和第三方机构三个角度分析了S市社区建设第三方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认为受全能政府意识的影响,导致第三方评估的持续性未受重视、独立性无法保障;由于社会层面对第三方评估认识度不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影响,导致社区建设第三方评估的社会参与程度不足,社会交代不充分;因第三方评估行业自身的不成熟导致在评估活动中的不专业,进而影响评估的专业效度。第四部分根据分析出的问题和原因,从政府、社会和第三方机构三个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社区建设第三方评估的优化路径。要使社区建设第三方评估之路走得更好更远,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加快转变职能理念,提高对第三方评估的认识,还需要居民提高社区意识和社会公众提高自身监督意识,学术界也需加强关于第三方评估和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同时,第三方评估机构也应该加强同行监督和自我约束,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评估人员素质和加强机构内部规范管理以提升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专业性和公信力。第五部分通过整理研究脉络,对文章进行小结并指出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后续研究进一步细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