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仿生纳米传递体系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_j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临床上对于癌症的治疗普遍采用化学疗法,即大剂量的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抗肿瘤药物对于肿瘤有着极强的细胞毒性,然而由于这些小分子抗癌药物能够自由而快速地穿过细胞膜,渗透分散于全身各处,在有效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大量破坏正常的组织细胞。为了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降低药物的毒性,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聚合物胶束载药范围广、结构稳定、具有优良的组织渗透性、体内滞留时间长,能使药物有效地到达靶点,而且粒径较小,不超过100nm,具有纳米材料的特性,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药物载体。本文从细胞膜仿生角度出发,研究设计了一种由细胞膜重要成分磷酸胆碱、胆固醇分子组成的两亲聚合物Chol-b-pMPC,该聚合物有着高度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在水溶液中可自发形成仿细胞膜的核壳胶束结构,并以此作为药物储存释放的载体。本文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活性聚合(ATRP)的方法,制备了两亲聚合物Chol-b-pMPC分子,利用其在水溶液中自发形成胶束的性质,制备了空白胶束,通过H-NMR和芘荧光光度计法证实了水溶液中仿细胞膜胶束核壳结构的形成,其外层是磷酸胆碱亲水性外壳,内层由疏水性胆固醇组成,并由AFM和TEM测得空白胶束的粒径在16nm左右。本文以抗癌药物ADR为模型药物,采用水包油乳化法制备了聚合物载药胶束,TEM、AFM测定载药胶束的粒径在30-70nm左右,并研究了胶束的载药量及其在体外的药物释放行为,发现CMPC载药胶束缓释效果显著,在体外释放7天之后只有20%左右的ADR释放。通过体外成骨细胞的培养,显示出Chol-b-pMPC分子有着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毒性很小。在体外肿瘤细胞的培养实验中,自由ADR在短时间内即表现出极强的药效,毒性很大;而CMPC-ADR载药胶束在初期对细胞毒性很小,随着负载药物的缓慢释药而逐步杀死细胞,在8天之后达到了相同浓度自由ADR的药效。
其他文献
本文以我的毕业创作《泛水约风》和《惑》的绘制过程为主轴,记录了创作的构思、立意,创作步骤、画面处理,创作后的心得体会,以及对创作瓶颈的思考和探索。这历时一年多的创作使我
高粱炭疽病菌孢子侵入率受叶面保湿时间影响,一般孢子在接触叶面结水后1 h开始萌发,3 h后形成附着胞,13 h后开始侵入,已萌发的孢子经12 h干燥后完全丧失存活能力。高粱炭疽病
【正】 一临淄齐国故城遗址中出土一件陶制板饰建筑构件,属战国遗物,已断为两截,粘接后完整。高20.2cm、最长处40.5cm、厚2.7cm,色灰,质坚,背面粗糙,正面平整磨光并有凹线纹
期刊
词尾“然”是上古就有的词缀,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失去了活动能力。《朱子语类》中。后缀“然”不仅构词数量多,而且活动能力很强。文章调查了词尾“然”在《朱子语类》中的使用
一在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哲学家们围绕着人自身的“对象、现实、感性”进行过长期不懈的思考,留下过难以计数的有关人的自我认识的“自画像”。然而遗憾的
面对着宗教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事实,民众对之态度如何?基于已有研究的缺失,本文从信任的视角来展示佛道耶等诸教当前的社会形象。同时,考虑到近代以来影响国人对宗教形象判断的
《琐事》是Susan Glaspell于20世纪初期所创作的戏剧作品,其文学价值后来才被挖掘。《琐事》在当时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是当时女性意识刚刚觉醒的先锋之作。其创作的动机是复
海上安全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世界各海运国家为确保船舶安全营运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全世界船舶搁浅、碰撞、沉没、油污、火灾等事故仍屡次发生,并造成
2004年6月16日,东北文化研究院举行东北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著名学者叶舒宪、萧兵、傅谨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重点大学的学者、专家参加研讨会.研讨会就东北文化研究的重要
男性性欲低下,是男科门诊常见的一种性功能障碍疾病。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社会给男人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坚强、沉着、独立、宽容、能干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