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结合对研究区基本情况的了解及对当地植物种类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了22种藤本及乔灌木耐盐树种进行田间引种试验。通过对引进树种成活率的调查、生长量的测定,探讨了这些植物在当地盐地上的适应性及生长状况,并结合对其经济及环境价值的评价,筛选出适宜当地盐土环境生长的耐盐植物;通过扦插及种子盆栽种植试验,对几种引种的耐盐植物进行繁殖方法的探讨,并对各供试材料的扦插苗及种子的耐盐性进行评价。结论如下:(1)对研究区内野生植物的调查发现,沧州滨海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共计65种,隶属22科39属,以禾本科、菊科、藜科、豆科植物为主,且以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根据不同的盐土环境和植物优势种,最终可将研究区内植物群落分为强度耐盐性植物群落—碱蓬群落,中度耐盐性群落—二色补血草群落,以及包括芦苇群落及杂草类植物群落在内的轻度耐盐性群落。其中二色补血草、碱蓬、野西瓜苗3种植物均具有一定的观赏、药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开发推广价值。(2)通过田间试验对引种的22种耐盐植物,进行成活率、生长量以及生长状态进行综合调查测定,筛选出12种具有一定耐盐性的引种植物。其中紫薇、合欢、叶用枸杞长势良好,适应性较高,为成活率最高的植物,成活率均达100%,速生白蜡、女贞、桑树、栾树的成活率也达到了85%以上;其次,黄杨、火炬木、木槿、五叶地锦、普通白蜡的成活率也相对较高,成活率在67.5%~70%之间。(3)扦插试验以紫薇、五叶地锦、叶用枸杞,3种对当地土壤环境适应性较好的耐盐植物为试验材料。试验共设有0.0%、0.21%、0.30%、0.42%、0.53%,5个不同含盐量的处理。试验过程中对各植物扦插苗的成活率、生长情况等生理指标进行调查和统计,试验结束后对扦插苗的生根数进行统计,计算抑制率。综合各植物扦插苗生长的表现得出:各植物的耐盐能由强到弱力为,叶用枸杞>五叶地锦>紫薇;紫薇扦插苗在含盐量为0.21%时其成活率为80%,五叶地锦在含盐量为0.21%、0.30%的土壤中成活率分别为87%和73%,成活率较高,叶用枸杞在土壤含盐量为0.40%左右时,成活率可达90%。(4)种子种植试验以紫薇、五叶地锦、合欢,3种植物的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各植物种子的出苗率、相对出苗率、相对盐害率等各项耐盐性指标的分析发现,3种植物种子均具有一定的耐盐性。紫薇、五叶地锦、合欢三种植物种子在土壤含盐量为0.21%时的出苗率分别为:78%、87%、75%,3种植物种子中合欢种子的耐盐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