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激光沉积n-n+SrTiO3/Si(001)异质结阻变效应的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hung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在钙钛矿氧化物中发现高温超导和巨磁致电阻以来,越来越多的新特性被加以体现,在铁电、介电、铁磁和超导中。由于这些材料表现出卓越的性质,钙钛矿氧化物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在单片结构和制造氧化物智能器件中,许多团队已经研究了全氧化物磁性隧道结、p-n结、场效应晶体管和超晶格。在这些研究中,钙钛矿-硅器件在下一代氧化物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相对于传统半导体器件,氧化物异质结能够在磁场、高温条件下工作。这些优越的性质是硅基半导体器件所不具备的。这一新型器件在传统硅基半导体和钙钛矿氧化物之间,构筑起了一座桥梁。作为重要的钙钛矿氧化物,钛酸锶(SrTiO3,STO)在室温下表现出高介电常数。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这一突出性质使得 STO有望成为下一代非易失性阻变存储器(RRAM)中的介质电容。而且STO薄膜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和杂质掺杂,进行从绝缘体到半导体电学性质的转换。  对于晶格匹配度较高的 STO/Si(001)异质结构,即一种金刚石结构(Si)与一种钙钛矿结构(STO)相互组合,其界面结构要复杂得多。硅与许多元素及其氧化物的高反应性对功能氧化物与硅的集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硅基表面的迅速形成其氧化物的趋势也是如此。这就对过渡金属氧化物 STO提出特别的挑战,对化学计量和杂质含量提出严格的要求,这反过来需要合适的表征方法和制备手段。在ABO3结构中,引起点缺陷的主要手段是空位。氧化物中的点缺陷和扩展缺陷通常影响并且可以控制运输和特征物理性质。氧化物外延层中阳离子非化学计量比的存在和性质已经确立,但受到的关注较少。多数关注的是氧的非化学计量比的重要性。  在半导体电子器件中,通过分子束外延(MBE)和脉冲激光沉积(PLD)这两种手段,在硅片上生长STO薄膜。PLD作为物理气相沉积的代表,已被证明是氧化物材料薄膜的一种强大的沉积手段,其功能具有控制薄膜化学计量比的生长能力,同时易于调整沉积参数,提供形核条件并影响氧化物薄膜沉积的表面扩散。这里我们将讨论使用PLD技术,在具有(001)取向的Si衬底上沉积STO薄膜。在合适的沉积条件下,STO薄膜衍射峰在(110)处单向生长。通过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AFM)观察到n-n+ STO/Si异质结中的整流和电阻开关行为,其异质结表现出优异的耐久性和保持特性。与此同时,基于同型异质结的能带结构提出了几种可能的机理,并且观察到导电机制可以归因于电场反转对电子积聚宽度和耗尽区的调制效应,以及在STO/SiO2/Si界面处形成n-n+结的电势高度的变化。此外,还指出氧空位在引起绝缘体到半导体转变中起关键作用。这些结果为未来基于传统半导体上的钙钛矿氧化物层的微电子器件的潜在应用开辟了道路。
其他文献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可作如下概述: 1.非平衡涨落与小世界网络稳定性的研究针对小世界特性是复杂网络的普遍特性,我们首先研究了故障对小世界网络稳定性的影响。在把实际网
蜂窝网无线定位技术因其定位精度高,成本低,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门技术之一。本文主要仿真了蜂窝网信道传输中的多径干扰及高斯噪声,指出采用扩频技术的蜂窝网络具有良好的抗
本文设计的人员计数系统以人体特有红外线作为检测信号,实时探测经过出入口人员数量,并识别他们移动方向。通过一个圆柱形结构将传感器探测区域限制在有限区域内,只有在限定区域内的人体红外信号才会被传感器采集。当人员通过出入口时,放置在出入口顶端的传感器会产生有规则的人体信号。根据模糊逻辑控制原理,将采集到的人体有效信号经过处理后,即可识别出人体移动方向。同时,微处理器将人员信息进行实时处理、保存、显示以及
随着信息社会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频率资源愈发显得宝贵。因此,压缩数字语音信号的传输带宽或者降低电话信道的传输码率,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数字语音编码在实现这一目标
列车车轮踏面擦伤检测是铁路安全检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车轮踏面擦伤是由于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紧急制动等情况下产生的踏面的损伤,它严重的影响了列车的安全运行,所以及时
铁电薄膜存储器具有高存取速度、高密度、抗辐射和不挥发等特点,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应用于非挥发性存储器的铁电薄膜必须满足极化反转多次(≥1012)而不发生存储单元失效的要求。铁电薄膜的极化疲劳是导致存储单元失效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来探寻极化疲劳的机理,然而至今仍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物理模型。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总结分析铁电薄膜极化疲劳的典型实验现象和已有的各种解释,提炼出极
自从短消息随着GSM移动通信系统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短消息业务(SMS)就以十分迅猛的速度发展着。使用短消息与亲人、朋友沟通的人每年以几何数增长着,短消息在不到十年的短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