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四肢的创伤、肿瘤切除、烧伤、感染、瘢痕切除,都可能会造成皮肤软组织不同程度的缺损及血管、神经、肌腱及骨骼裸露。皮瓣由于本身的特点已成为外科创面修复的主要手段,皮瓣的正确选择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应用随意皮瓣、轴型皮瓣和游离皮瓣对62例四肢不同程度皮肤软组织的缺损病例进行修复,以受区兼顾功能与外形重建,供区破坏损失小为原则,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皮瓣,以探寻不同部位、不同组织缺损的最佳治疗方案,进一步明确各类皮瓣应用的最佳指征,总结皮瓣移植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采取的治疗措施以提高皮瓣的存活率及最大程度达到肢体功能兼形态的修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总结62例四肢皮瓣移植的病人,①按选择皮瓣的指导思想和病情需要,首先选择合适皮瓣的供区;②按创面的大小范围设计合适的皮瓣;③依据每种皮瓣的解剖结构分离轴心血管,并切取同受区范围大小的各种皮瓣;④用切取的随意皮瓣或带蒂皮瓣或游离皮瓣覆盖创面;⑤供区创面直接闭合或游离皮片植皮或用各种皮瓣移植闭合创面。结果62例皮瓣中60例全部成活,2例有静脉血管危象发生,经抢救后1例有部分皮缘坏死,二次皮片移植后痊愈。1例成活。53例获得3-8个月随访,9例失访,24例皮瓣外观略臃肿,皮肤色泽与受区有差异,皮瓣外观与弹性良好,部分浅感觉恢复。22例皮瓣无臃肿,皮肤质地、色泽接近邻近皮肤,痛、温、触觉部分恢复,2例皮瓣肤色较深,质地硬,1例边缘愈合不良。瘢痕形成。2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皮缘爬行瘢痕愈合。结论1、目前人体各种组织移植的种类繁多,但以受区兼顾功能与外形重建,供区破坏损失小,操作简单易行的原则,必须要对每一个患者进行个性化的皮瓣的筛选组合和改进,严格掌握各种类型皮瓣的适应症。2、单纯四肢深部知名血管动脉的穿支血管短小,供血范围有限,但将穿支血管与皮神经营养皮瓣相结合,增加了皮瓣动脉供血,扩大了皮瓣的切取面积与修复范围。以皮穿支为蒂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具有皮瓣位置表浅、厚度适中、手术简便易行、不牺牲主干血管、血供可靠的特点,并且可重建指端感觉功能。3、在临床中能够用邻近皮瓣收到与远位皮瓣相同的效果采用前者,能够用不吻合血管的皮瓣收到同吻合血管的皮瓣相同的效果,应采用前者,只能用次要部位皮瓣修复重要部位。既要考虑受区的形态与功能,又需尽可能减少供区形态与功能损害。4、大多皮瓣转移术后的血液循环障碍主要是术后处理不当。过早负重是造成皮瓣边缘愈合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溃疡则和术后感染有很大关系,术后早期感染,瘢痕形成是造成溃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