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元素、塑性变形及热处理对6082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anb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轻量化已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趋势。6系铝合金因具有塑性好、焊接和耐腐蚀性能好等特点,其挤压型材是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但是由于强度处于中等水平,对于一些具有较高力学性能要求的型材,6系铝合金可能无法满足要求,限制了它在汽车件上的应用。目前关于6系铝合金强度提升的研究大多采用添加稀土元素的方式,但在实际生产中这种方式成本较高。由于6082铝合金的元素含量范围比较宽泛,可以对其合金元素的含量进行调整以提高强度。本文以6082铝合金为基础,通过调整Mn元素的含量,提高材料强度;随后制定合理的均匀化制度消除晶内偏析,提升材料塑性;再通过热锻对材料进行塑性变形,改善组织结构,细化晶粒,提高强度;最后通过制定合理的固溶时效热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型材的强度,最终获得了可以满足项目产品强度要求的铝合金型材,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铸锭冶金法制备含有不同Mn元素含量的合金铸锭,称为AA6082合金,通过研究发现:合金中主要存在着Al Mn Cr相、Al(Mn Cr Fe)Si相、Mg2Si相、Al3Ti相等结晶相,在合金中加入0.8 wt.%的Mn时合金晶粒的等轴度最高,此时合金的力学性能最好。(2)探究AA6082合金在不同的均匀化温度及时间下组织均匀性和第二相的转变过程,得到合金最佳均匀化制度为550℃×8 h,此时合金中的可溶相几乎完全溶解进基体,合金塑性得到提升。(3)将均匀化处理后的AA6082合金进行热锻,研究变形量对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0%变形量热锻的合金,晶界上均匀分布着针状的第二相,力学性能达到最佳。(4)研究不同的时效工艺对60%变形量热锻后的AA6082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常规固溶(550℃×2 h)后进行三级时效处理(140℃×4 h+180℃×3 h+140℃×2 h),此时合金抗拉强度可达到337 MPa。综上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并熔炼Mn元素含量为0.8 wt.%的AA6082合金,并对铸锭进行550℃×8 h的均匀化处理和60%变形量的热锻变形,随后进行550℃×2 h的固溶处理和140℃×4 h+180℃×3 h+140℃×2 h的时效处理,可以使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337MPa,扩大了其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应用范围。
其他文献
作为提高智能交通系统安全性和缓解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也作为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方法之一,对无人驾驶车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感知定位、决策规划和执行控制是车辆软件控制层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执行控制层,对无人驾驶车辆来说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路径跟踪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一种无需车辆模型参数知识的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ADP)的无模型路径跟踪基础控制,该基础控制可以最小化路径跟踪误差和质心侧偏角
变胞机构是指能在运动过程中改变其拓扑结构和自由度的新型机构。本文将变胞机构引入汽车领域,提出了能在轮式行驶和足式行走间自由切换的无人变胞车,其特点在于能快速全局变化。因其拥有两种运动形式,所以在复杂地形上具有高通过性,又在良好路面上具有高移动性。文中研究无人变胞车在结构化路面的制动时重构运动,为此需要建立重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进而分析在制动工况下无人变胞车进行重构运动的整车稳定性变化。具体内容
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具有多重动力源的新能源汽车,不仅具有纯电动汽车效率高、排放低、舒适性好的优点,还在保证整车续航里程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传统燃油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目前纯电动汽车技术还处于尚未发展成熟的阶段,混动汽车技术作为一种过渡型技术,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DCT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对构型分析与模式切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以某款DCT传统车型为参考车型,根据电机与变速箱之间的
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的应用为传统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智能汽车成为传统车企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技术的不完善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智能汽车的应用,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人机共驾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下,传统的驾驶行为理论、交通心理学理论难以对驾驶员行为进行详细全面的解读。因此,对人机共驾模式下,车辆人机工程理论进行深度研究,提升驾驶员的驾驶体验,保障交通安全,成为当今汽车领域关注的重点。本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车间通信技术的支持,车间的信息交互变的更加安全有效,在此背景下队列控制技术有了长足发展。队列控制技术在国民经济中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在提高交通流量、提高安全性、降低能源消耗上有着显著优势,因此国内外大量企业纷纷进行队列控制技术的研究。本文针对队列中车辆碰撞避免问题,研究了博弈论方法在解决此问题中的可行性,主要工作如下:首先,运用分层控制的思想,其中上层控
工商资本下乡能有效补充乡村发展资源缺口,缩小农业生产力真空,缓解乡村空心化压力。但由于工商资本下乡涉及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导致工商资本下乡政策出现异化,使国家对工商资本下乡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只有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突破主观认识局限,客观理性地分析工商资本下乡的利弊,在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地方利益服从中央利益的大前提下,对工商资本下乡不同主体的利益进行有效协调,并不断改善工商资本
合肥地区非饱和土分布广泛,非饱和土土工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对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与设计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合肥市非饱和黏土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试验与现场静力触探试验对土工参数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在土工试验方面,本文开展了大量的室内土工试验,测得合肥地区两个施工工地共计38组基本土性参数和水力参数数据,其中水力参数主要指土水特征曲线的拟合参数。为了获取全吸力范围的土水特征曲线,采用渗析法结合滤纸法的方
空气源热泵凭借安装简便、运行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相较于传统的单冷系统,空气源热泵兼具制热与制冷能力,其功能的转换仅需通过四通阀的换向即可实现,由于热泵直接从取之不尽的空气中取能,使机组具有较高的能效比。但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低温高湿的空气中,室外机在制热运行时易发生结霜现象,霜层的积累会导致系统制热性能的严重衰减,甚至对热泵系统造成损坏,因此需要及时的除霜。针对上述问
涡轮增压器在工况发生变化时存在的滞后现象是增压发动机瞬时运行最显著的特征,它决定了发动机的整体运行状况,对涡轮增压器响应性能的研究一直是发动机瞬态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提高涡轮增压器的响应特性能够极大的提升发动机瞬态运行的效率,减少在瞬态运行事件中污染物的排放,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本文通过对涡轮增压系统的瞬态响应性能的研究,寻求其响应机理,分析其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响应的特点,并对其瞬态响应过程的时
为了改善交通环境的安全性同时缓解驾驶员负担,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主动换道技术。为了使智能汽车能够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实现安全稳定的换道,本文从轨迹规划和跟踪控制这两个方面对智能汽车主动换道过程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汽车主动换道系统的研究现状,通过研究相关文献,确定论文的研究内容,建立相应的车辆动力学模型、车路位置关系模型以及安全距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