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锻炼作为体育的主要内容,其主要是在有效的余暇时间内,以发展身体形态,强身健体为目的的一种体育活动。而课外体育锻炼则是学生在固有的课余时间段,通过利用各种体育手段,以达到发展身体形态和强身健体的一种体育活动。与此同时,随着大学生体育运动观念地不断深入,以及体育锻炼形式和手段的不断增多,使得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也不断增加。而学生因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而发生意外风险的现象也不足为奇,这样不但与参与体育锻炼的初衷相违背,而且对自身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伤痛,甚至也给家人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本课题根据一些有关理论学,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并以太原市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以及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风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太原市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并提出风险应对策略。其中首先分析了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通过问卷,调查了参与人群的年龄,性别及锻炼项目类型。然后对太原市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且根据这些因素,对其进行了规避性的措施研究。最后是对本论文的总结:(1)太原市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良好,其中以男生参与体育锻炼尤为显著,在参与年级比例中多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另外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也较为丰富合理,参与形式多样化,而跑步成为最受欢迎的体育锻炼项目。太原市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相对比较高,但仍有一部分没从根本上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进而使课外体育锻炼的风险性大大提高。(2)通过SPSS因子分析,将太原市部分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风险因素分为四个维度:即学生方面、学校方面、场地器材方面、外界环境方面。其中学生方面包括学生动作行为风险因素和学生自我管理风险因素。风险因素的均值数值越大,表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越高,反之均值越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小。(3)来自学生方面的风险影响因素主要有:技术动作不成熟,擅自做高难度动作、特异体质或特殊疾病在锻炼中受伤、没有掌握基本运动损伤的自救方法、自身身体素质差、运动经验不足,未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体育锻炼风险知识和自救知识的缺乏。(4)来自学校方面的风险影响因素主要有:事故应急处理制度不完善、学校医务监督不力,体检工作不到位、没有建立完善的体育锻炼安全预警系统。(5)来自场地器材方面的风险影响因素主要有:运动场地湿滑或地面不平整、场地器材缺乏正常的维护和保养、对器材可能导致的后果未作安全警示、人为损坏器材及场地导致锻炼者受伤、彼此之间因暴力冲突不正当使用器材、自备器材本身质量不过关、特定项目活动场地的缺乏(轮滑)。(6)来自外界环境方面的风险影响因素主要有:空气质量差、天气突然变化、天气过于炎热,体育锻炼中导致中暑、周围干扰因素多,环境过于嘈杂导致心神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