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六》前百期言情小说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拜六》是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一份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都市文艺周刊,为民初市民文学期刊的代表作,然而诞生伊始却屡遭挞伐,20世纪80年代才被重新审视,一些研究者提出其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重要的过渡意义,海外研究者则给予了更高的评价。中国小说自古就有言情的传统,到了近代以鸳蝴派作家为创作主体,以小说期刊《礼拜六》为主要创作阵地,言情小说发展更为兴盛。《礼拜六》作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小说期刊,前百期处于古代与近代的文化转型中,其作品完整的展现了传统言情小说的渐变轨迹,然而由于其消闲娱乐的办刊宗旨备受学界忽视,当前学界关于《礼拜六》的研究论文仅有二十余篇,对最重要的言情小说的研究比较缺乏,研究内容还有待系统化论述,研究深度也有待加强。本文首先着重分析了《礼拜六》言情小说的发展历程。言情小说这一说法的提出虽然是在近代,但其描写历史极为深远,从两汉到民初,言情小说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次本文对《礼拜六》言情小说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分析。作为民初的代表性期刊,《礼拜六》言情小说处于中外交流的时代背景下不可避免的具有一些局限,论文讨论了小说新旧夹缝中的文学运行环境,流于模式的悲剧性结局,以及它作为当时都市文学代表的特性,从这些方面对其不足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对《礼拜六》言情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以这部期刊为代表的民初小说的概况,以及作品反映的当时的时代特征、思想文化内涵和政治经济背景。《礼拜六》言情小说发展到近代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特色,它转变古代的大团圆模式为近代的哀情套路,在小说文本的描写中展现出上海这个大都市的成长。在情节模式与叙事模式两方面对传统小说进行了继承与改良,体现出古代到现代的一种过渡性。这种过渡体现为思想上新与旧的相互缠绕、语言上文与白的交互更替、文体上中对西的接受学习。《礼拜六》作为民初市民文学期刊的代表作,虽然由于其办刊主旨的休闲、趣味性一直被学界所排斥,但是在中国文学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中,《礼拜六》所作的努力是不应被抹杀的,它的小说模式和内容更好的体现了传统小说向现代的转型,小说中写作的内容更是对当时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真实写照。作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小说杂志,以及鸳鸯蝴蝶派的主要阵地,《礼拜六》应该被赋予更多的重视。
其他文献
背景: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是一组多功能的药物代谢酶,属于体内生物转化最重要的Ⅱ相代谢酶之一,可以催化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亲电化合物与谷胱甘肽结合,并可与亲脂性细胞毒
杜牧,一生心系国运,以散文为武器,为国家命运而战,为黎民百姓生活安乐而战。纵观杜牧散文论说文关乎国计民生,传志文叙事记人,公牍文干谒陈情。他的创作针对现实,作品中尊儒
诗歌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体裁,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用计算机模拟生成诗歌史自然语言生成领域的一大挑战。本文研究机器自动生成仿唐诗,对其可能性和具体实现方法进行详细
近年来,国家鼓励发展小型乘用车自动控制机械变速器(AMT), AMT成为国内整车和变速器企业关注的焦点。换挡控制是AMT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换挡规律对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
卟啉类化合物是一类特殊的大环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特有的性能,在分析化学,光物理学,仿生化学,电化学和光化学等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对它们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余怀是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清人对其诗词评价甚高,但目前对他诗文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本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余怀诗文创作的原因、特征和风格。本文在绪论部分
该文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研究乡村初中教师,结果发现成就动机、社会支持和心理幸福感在教龄上差异显著;成就动机,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和心理幸福感在性别上差异显著。成就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应该加强对地方性文学报刊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这是克服和跨越中国独特的区域分割特征的基本方式,也是搜寻现代战争造成的知识分子凌乱痕迹的要求,是抢救濒临
本刊讯11月4日,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与IBM正式签署“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基于该协议,双方将结合各自在通信业务和IT技术服务方面的优势,实现强强
李健吾的《咀华集》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艺理论批评中卓然不群,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文艺批评尊社会——历史批评为正宗,学界一直对重视文学性、人性的李健吾等的“京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