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图像已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信息来源,因此人们对图像质量评价的要求越来越高,图像质量评价技术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尽管图像的主观质量评价方法是最直接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但这种方法会受到观察环境以及观察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图像的客观质量评价方法简单便捷,但经常会忽略人眼的视觉感知。一个完善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应该既能够客观准确的衡量图像的质量,又能够反映出人眼主观的视觉感知。本文为构造一种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做了如下研究:首先,根据实际测量的眼内各部分轴向间距、角膜特征参数及波前像差等人眼数据建立与人眼具有相同光学特性的个性化眼模型。通过对眼模型的点列图、调制传递函数曲线、衍射图像的分析得出结论:随着人眼波前像差的增大,点列图均方根半径会随之变大,调制传递函数曲线越来越接近衍射极限的调制传递函数曲线,衍射图像也越来越清晰;随着人眼波前像差的减小,点列图均方根半径随之变小,调制传递函数曲线越来越远离衍射极限的调制传递函数曲线,衍射图像也越来越模糊。然后,利用不同人眼的像差数据建立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图像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对添加不同强度高斯噪声的灰度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价来验证图像质量评价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对原始图像的质量评价来验证图像质量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不同的人眼对同一幅图像的评价存在差异,人眼波前像差越小观察到的图像越清晰。该方法不仅能够在评价图像质量时准确反映人眼的主观感知,而且能够直观地呈现不同人眼实际看到的图像。最后,利用对比敏感度曲线分析像差对人眼视功能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可知,随着波前像差的增大,人眼的对比敏感度越来越低,观察到的图像也随之变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