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歌中的概念隐喻和转喻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莱考夫和约翰逊于1980年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后,隐喻和转喻不再仅仅被看做是语言的修辞手段而且被看做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思维方式。概念隐喻和转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语言和思维中,并且能够组织我们的语言、思维和行为。概念隐喻与转喻渗透入人类的语言之中,诗歌是人类语言的一种组成方式,所以诗歌中语言的形成也与概念隐喻和转喻有着密切的关系。陶渊明堪称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与散文家。陶渊明亦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潮流。先前的学者对陶渊明诗歌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文学的角度。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陶渊明诗歌分析的学者甚少。因此本文尝试从概念隐喻和转喻两个角度出发,采用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陶渊明诗歌中的概念隐喻和转喻。研究成果如下:1)陶渊明诗歌中概念转喻分为三大类型: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包括人生隐喻、死亡隐喻、酒隐喻以及田园隐喻。实体隐喻包括时间隐喻、功名利禄隐喻、自然隐喻和情感隐喻。方位隐喻包括UP隐喻和DOWN隐喻。2)陶渊明诗歌中的概念转喻分为四类:名词转喻、动词转喻、形容词转喻和数词转喻。3)这些概念隐喻和转喻都源自人们的基本生活体验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并且支持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这也证明了概念隐喻和转喻渗透了我们的生活,是无处不在的。通过笔者对陶渊明121首诗歌的分析,一方面为西方理论提供了跨文化和跨语言的证据;另一方面为陶渊明诗歌在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拓宽了视野。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克拉莫钢琴练习曲60首》,这是欧洲钢琴教学的常用教材,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国外比较重视,但目前国内对此却不够重视,研究成果较少。本文通过对克拉莫及其
作为最重要的电力设备之一,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是电力系统计量、保护、监测的重要保证,然而目前国内对电流互感器的校验只限于定期的检修,对在线运行的电流互感器进
由于能耗和环境等问题,造纸制浆工业的发展已严重受阻。寻找节能环保型制浆技术是摆在我国浆纸工业面前的一个重要战略课题。置换蒸煮系统(Displacement Digester Systems)是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形势下移动无线网络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网络结构优化调整的一些思路和方法,最后按无线环境分几种典型场景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sLOX)-1、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O
从理论渊流看 ,点—轴系统理论以中心地学说等为理论基础 ,但两者的内涵和应用目标又是不同的。点(城市等 )、线 (交通等线状基础设施 )、面 (农业等腹地资源 )构成区域三要
宏观上将北京作为一个整体,借助于空间错位指数,研究1982、1990和2000年不同地域范围的空间错位情况;微观上,利用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边缘区居民通勤的时间、距离、方式及费用。
世界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和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对新能源的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战,尽可能以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式使用新能源成为了当务之急。能源效率对所有类型的能源转换都有所影
本课题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科研立项及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中成药品种增修订项目任务表的具体要求,对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及藿香正气片3种制剂进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