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首先阐述了马克思历史哲学理论的出发点,认为现实的个人的感性活动的基点的确立把主客体结合在一起,为历史提供了一个世俗的基础,也内在的蕴涵着历史环境思想.在对人类历史进行经验的描述时,马克思从当时的最发达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入手,他敏锐的觉察到了世界历史的形成,把它作为自己历史观的一个基本视野.但是马克思虽然意识到了世界性的交往对各国的巨大影响,有了一定的历史环境思想的萌芽,但是那时马克思仍然偏重于对历史一般规律的研究,直到晚年历史环境概念的明确提出,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才最终完成.在第二章中,该文讨论了历史研究的单位问题,指出社会有机体是马克思的重要理论成果,它适应了世界历史时代历史哲学研究的需要,并且以其丰富性和总体性为历史环境留下了空间.该章还尝试着对历史环境进行了结构性的剖析,深化了对我们历史环境的认识.第三章主要致力于阐释马克思历史环境理论的普遍意义,认为它的提出,克服了历史哲学的刻板抽象,达到了思维的具体;在历史自身中找到了解释历史的根据,历史与历史环境是一体两面的东西;解决了历史的规律性与多样性的矛盾,在一种更宽广的层面上完成了历史哲学的内在一致性.文章最后分析了中国社会当下面临的经济全球化的历史环境,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指出要抓住机遇,趋利避害,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