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提升就业竞争力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_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分工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人生重要的发展课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当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后,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解决之道被提到了研究日程上,成为了研究热点。作为一直在“象牙塔”内的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要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考验。本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实证性分析,以期帮助大学生对其职业规划做出有益的思考。 本文的研究思路遵循“理论—问题—分析—实证”这一过程,首先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所涉及的主要理论和概念;讨论了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针对以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分析了四个方面的措施,并通过对国际教育学院学生职业规划的实证性分析,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主要结论如下: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全面客观地认识自身、外在环境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职业目标,并在采取积极行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评估反馈进行调整,是一个连续系统的动态、渐进过程。 2.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是缺乏就业竞争力,有如下表现:(1)就业竞争意识不足,职业规划工作缺失;(2)盲目就业技巧训练,忽视创新能力培养;(3)职业规划目标模糊,就业心态过高;(4)职业实践缺乏,职业技能准备不足;(5)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心态调整不够。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传统观念的束缚与误导、高校指导不足与学生个人素质欠缺等。 3.大学生职业规划过程是一个建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过程,需要从价值观、个体、学校等层面进行多方面的思考。(1)注重培养个人素质,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大建设主流价值观念和校园环境、社会环境,促进职业规划的顺利实施。(2)个人层面方面,培养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基础竞争力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以生存为导向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以敬业为导向的职业态度等。(3)从学校层面方面,要重视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入手,着力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理念,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专业化建设、体系构建、物质保障等操作层面上的投入。(4)职业生涯规划要全面、系统实施。重视自我评估、环境评估、目标选择、规划实施、评估反馈等职业规划环节。
其他文献
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中,知情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诸多权利的基础和核心,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法律的普遍认可。公民权利意识的复苏为知情权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公民对
我教书以来,一直上着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在教学中或多或少有些收获,但从这些年的教学中也发现当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这给信息技术教育的均衡发展与普及带来了不小的阻力。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课程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模式。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都有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根据农村中学实际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素养贯彻到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并达到
【项目支持】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改项目”学分制教学模式下内蒙古农业大学公共基础课的整合以及课程平台的构建研究”资助。)  【摘要】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板书教学或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但学生更倾向于接受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的协同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应该注意授课方式方法,以便学生掌握学习该课程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板书教学教学方式学习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城市土地资产经营问题正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土地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重要空间场所,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而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载体,土地
中国的股票市场从1980年的首支股票发行开始,已经走过35年,为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受到
在偏僻的山村,绝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性都比较默守陈规,而大多数教师又比较喜欢学习好的学生,认为他们才具有创造性,其实“人人都有创造力”。而且大量事实表明,成绩并不十分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在其行业中有较大的发明创造或技术改革,而那些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在工作中则无所大为,因而从有创造性的学生来看,他们中间许多人往往特立独行,但作为教师对创造性的实施者,应该坚信:凡是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是能够对社会做出更多
加强以校为本的培训培养工作是教师顺利完成岗位任务的需要,是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开发教师潜能,开发学校人力资源的需要。创新措施,加强校本培训就是依据学校培训培养目标,根据学校现实条件,结合教师队伍现实状况而组织实施的“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之中”的培训培养工作,它将有力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一)校本培训的内涵  所谓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
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教师要做“人之楷模”。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那么新时期下的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师德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呢?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 高度的责任感  一个人凡对所从事的工作高度负责,才不会感到疲劳,才会积极主动,才会尽心尽力地投入工作,并不断创造优异的成绩。“敬业乐教”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于九十年代初正式开始设立。经过多年发展,特殊区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形势下,特殊区域
【摘要】目前,我国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心理干预不仅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如今,在教育教学中也可作为班主任与学生联系,甚至成为做学生思想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本文通过阐述中职教育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探讨出班主任应该采取的相应教育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以期为中职教育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借鉴参考,最终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班主任心理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