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温度的蓄热缓释路面材料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ua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热岛效应”的逐渐加重,已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而城市道路中的沥青路面是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项目首先理论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热平衡,从沥青混凝土的热传导和蓄热储能性能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利用高导热材料结合相变储能材料微胶囊化的理念制备沥青混凝土自动调温材料。检测了添加自动调温材料的沥青混合料温度变化特征、自动调温材料对沥青结合料、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自动调温材料的掺入有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发现随着自动调温材料掺量的增加,马歇尔试件表面和底部1cm处同一时间点的温差逐渐增大。通过室外模拟试验发现随着自动调温材料掺量的增加,马歇尔试件表面和底部温差逐渐增大,当掺量为1%时,同一时间点马歇尔试件表面1cm处的最高温差约为2~3℃,马歇尔试件底部1cm处的最高温差约为6℃。
其他文献
为提高频率资源利用率,山东联通在临沂进行了GLN频谱共享方案测试,实现了在900M频段上开通LTE 5M和GSM S111配置共存,在1800M频段上开通LTE(20M+10M)和GSM S111配置以及NB网
本文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对强夯加固地基的机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总结了影响强夯加固效果的各因素和强夯加固技术的特点。由于强夯作用机理复杂以及加固土体存在许多不
随着汽车制造工业的进步和发展,用户对汽车的各方面性能要求也与时俱进,不同用户群的使用目标也不尽相同,必须借助大量的试验来检验汽车的可靠性等技术特性,研究制定一套科学
经过30余年的大规模建设,我国高速公路已经进入了繁重的养护阶段,在路面使用过程中,其使用性能会随时间及行车荷载作用等原因逐渐损坏,许多高速公路在使用6~8年之后,就会出现
地面常规公交网络结构优化是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出行环境、日益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的必然选择。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城市人口的交通出行特征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有的自发性城
本文主要针对大型空间结构、高速飞行器和高速列车等实际工程通常受到难以测量的多种成分激励作用的问题,研究复杂环境激励下时变系统的模态参数辨识方法。本文针对含有白噪声、周期性和瞬态三种成分的复杂环境激励情况,仅利用系统的响应数据,进行了时变结构参数辨识方法的研究。在响应信号的预处理中,采用奇异值分解去除噪声,数字滤波进行频率选取,和相关系数法去除EMD分解产生的虚假IMF分量。在参数辨识中,采用了基于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近年来,由于材料和设计体系的原因,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现象非常严重,表现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裂等。这些结构性破损
学位
环境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交通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和牺牲环境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