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赛珍珠的短篇小说及非小说作品中的多重文化身份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zd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赛珍珠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生于美国,长在中国的她,自襁褓中起在中国生活了整整四十年。赛珍珠曾在自传中回忆道:“我在一个双重世界长大——一个是父母的美国人长老会世界,一个小而干净的白人世界;另一个是忠实可爱的中国人世界——两者之间隔着一堵墙。在中国世界里,我说话、做事、吃饭都和中国人一样,思想感情也与其息息相通;身处美国人世界时,我就关上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赛珍珠在文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和她毕生所寻求的文化之根都来源于这一独特的生活经历。 综观赛珍珠研究的历史,大部分探讨她文化身份的论文其实都是在讨论她的国籍,即在文化上赛珍珠究竟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本文则试图从尚未得到彻底研究的短篇小说及非小说中来探求赛珍珠的文化身份。这里的文化身份不仅仅指国籍。笔者认为赛珍珠的多重文化身份还应包括作为女性的赛珍珠,作为白种人的赛珍珠,作为传教士女儿的赛珍珠,作为畅销作家的赛珍珠。文中小标题中所用的“世界”一词引自赛珍珠自传标题《我的几个世界》。这里的“世界”代表了她生活的不同层面。因为她是这些世界的一个合成体,因此她不属于任何一个单独的世界,而总是生活在别处。 第一章给出了一个赛珍珠的简单介绍,以及在赛珍珠这个特例中相关的文化和文化身份的定义。 第二章主要是关于赛珍珠所知道的中国,即她的短篇小说和非小说中所描绘的中国的人与事。 第三章主要讨论了作为白人的赛珍珠分别处于中国和美国的不同境遇。 第四章是女性世界,东西方唯一共通的地方。 第五章是结论。根据分析赛珍珠短篇小说及非小说中所反映的多重文化身份,得出结论赛珍珠是最为杰出、最为成功的跨文化代言者之一。
其他文献
张爱玲影响研究是“张学”中的一派新支。张爱玲影响研究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人教授王德威开创;王德威认为,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翘楚,其独特的创作方式业已形成一个传统,并
冯积岐,西部作家,1953年生于陕西岐山县。其作品主要写故乡“松陵村"的故事,呈现松陵村的历史和现实,他抓住了松陵村随着历史变迁而产生的深刻变化,写出了农民在不同历史情境下的
《史记·货殖列传》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篇商人类传,它记载了先秦和西汉有名有姓的大工商业者三十余人。司马迁通过介绍他们的言论、事迹、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重要
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统计显示,我国胃食管反流患病率为5.77%。大城市患病率普遍更高,西安16.98%,北京10.19%,上海7.7%,浙江7.28%。如今,胃食管反流病在大城市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也趋于年轻化。    【病例回放】  高先生最近总是咳嗽。起初,他以为是着凉了,开始服用感冒咳嗽药。可吃了好多天,症状还是没有改善,尤其是晚上睡觉和平躺时,咳嗽会加重。忧心忡忡的高先生走进医
期刊
戏仿是一种具有颠覆意义的文学艺术创作手法,它往往通过借用前文本的词语、语句、表现手法或创作风格,重新阐释前文本的艺术形象、思想观念、审美价值,并将其置于当下的文化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