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的狂欢——当代“戏仿”范畴的理论内涵及美学意义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y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仿是一种具有颠覆意义的文学艺术创作手法,它往往通过借用前文本的词语、语句、表现手法或创作风格,重新阐释前文本的艺术形象、思想观念、审美价值,并将其置于当下的文化语境中,以戏谑的、滑稽模仿、幽默讽刺的方式,突出仿拟对象在表现形式或思想内涵方面的局限性,其目的或是间接地批评所仿拟的作品;或是拓展新的创作与文化空间。戏仿的对象可以是经典文学文本,也可以是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影视、视频、广告等所有具有一定文本形式的文学、文化、艺术产品。 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分析了“戏仿”范畴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沿革与批评实践,辨析“戏仿”范畴的理论内涵。然后从理论承袭、精神实质、结构特征、语言特质四个方面分析文学理论视域中戏仿范畴产生的理论背景,认为戏仿理论在传统模仿理论、狂欢化理论、互文性理论与反讽范畴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独异内涵。 研究中国当代的文学艺术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可能离开中国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治环境和意识形态的环境。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一直制约着、甚至是规定着中国文化的走向和艺术的发展方向。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文学艺术的创作也在商品经济的浪潮的推动下逐步变成了一种文化生产,并且显得日趋成熟。笔者从文学的生产者、传播方式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影响戏仿这一文学表现形式的社会文化元素,并从戏仿的文类与内核两个方面分析了新时期以来汉语语境下戏仿创作的审美变迁。 综上所述,戏仿是传统模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在有意识的误读经典与权威的著作基础上,将前文本进行消解和逆崇高式的改写,它以审丑的形式间接的批评仿拟的对象或者进行自我解嘲,给当下文艺注入了平民化、世俗性和自由的文化批判精神。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高血压被认为是不能治愈的疾病。实际上,部分高血压患者是可以被治愈的,这一比例为10%~15%。若这些患者能被筛查出来,那么中国有将近1000万人可以脱掉高血压的“帽子”。专家介绍,以下四类高血压患者可以脱掉高血压的“帽子”,告别终身服药。    高血压伴低钾  【真面目】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症状表现:血压高(一般在170~180/100~110毫米汞柱),用降压药物效果不佳(服用3种
期刊
张爱玲影响研究是“张学”中的一派新支。张爱玲影响研究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人教授王德威开创;王德威认为,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翘楚,其独特的创作方式业已形成一个传统,并
冯积岐,西部作家,1953年生于陕西岐山县。其作品主要写故乡“松陵村"的故事,呈现松陵村的历史和现实,他抓住了松陵村随着历史变迁而产生的深刻变化,写出了农民在不同历史情境下的
《史记·货殖列传》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篇商人类传,它记载了先秦和西汉有名有姓的大工商业者三十余人。司马迁通过介绍他们的言论、事迹、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重要
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统计显示,我国胃食管反流患病率为5.77%。大城市患病率普遍更高,西安16.98%,北京10.19%,上海7.7%,浙江7.28%。如今,胃食管反流病在大城市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也趋于年轻化。    【病例回放】  高先生最近总是咳嗽。起初,他以为是着凉了,开始服用感冒咳嗽药。可吃了好多天,症状还是没有改善,尤其是晚上睡觉和平躺时,咳嗽会加重。忧心忡忡的高先生走进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