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GSTP1基因突变与多态性分析

来源 :昆明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sho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因此积极研究和探讨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雌激素的水平增高、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有关,同时一些代谢酶的异常也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蛋白是GSTs超基因家族π家族酶成员之一,是一种具有解毒功能的酶,它参与了对致癌物质的降解、排泄过程。GSTP1基因结构、功能和表达的差异,可以导致个体抵御外界致癌物的能力不同,使个体在乳腺癌中的易感性不同。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GSTP1基因各外显子的突变和多态性,分析其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索GSTP1基因结构的异常改变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国云南省乳腺癌及其相应癌旁增生组织标本各50例,良性增生组织标本50例,正常乳腺组织50例和正常人(志愿者)血液淋巴细胞1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HE切片均经WHO病理诊断标准诊断明确,运用PCR-SSCP技术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GSTP1基因外显子突变和多态性。【结果】(1)在50例乳腺癌组织中检测到3/50例(6%)GSTPI基因外显子3、5/50例(10%)外显子4有突变,癌旁增生、良性增生和正常乳腺组织均未检测到外显子突变。所有外显子未发现剪接点的突变;(2)外显子5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其中乳腺癌组织12/50例(24%),乳腺癌旁增生组织5/50例(10%),乳腺良性增生组织3/5例(6%),正常乳腺组织3/50例(6%),正常人淋巴细胞1/15例(6.7%)有多态性位点改变;(3)统计结果显示,GSTP1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病年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GSTP1第5外显子在肿瘤、癌前病变和正常人群中的多态性位点改变频率是有差异的(P<0.05),肿瘤组织中频率最高。【结论】(1)GSTP1基因的突变可能与部分乳腺癌的发生有关;(2)GSTP1基因的突变热点位于外显子3,4;(3)GSTP1第5外显子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和正常人群中的多态性位点改变频率不同,在肿瘤组织中改变频率最高,提示GSTP1基因多态性与患乳腺癌易感性有关;(4)GSTP1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病年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5)GSTP1基因异常有多种形式,进一步研究乳腺癌组织中GSTP1基因的结构异常与表达的关系将有助于阐明乳腺癌发展中GSTP1基因的作用。
其他文献
语言历来与文化紧密相关,特别是与社会、思维、知觉等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好的翻译作品除了要达到忠实而且通顺外,译者的思辨能力也决定着译文质量的高低。本文通过分析大三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三联疗法(小儿推拿、温灸俞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4月至10月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收治门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
医学工程发展的基础是人才,关键也是人才。本文对医学工程人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培养方式、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论述。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对异叶青兰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 184多个峰 ,共确认了其中 154种成分 ,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 83.52 %。用气
目的:对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放疗计划进行剂量学验证。一方面研究利用电离室对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进行绝对剂量验证,分析电离室体积在测量绝对剂量中的影响。另一
目的:本研究通过研究呼出气一氧化氮和肺功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哮喘综合征(ACOS)之间的差异,初步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和肺功能在慢阻肺患者中筛
<正>生态产品、工农业产品和文化产业产品被认为是人类三大产品。工业发展所产生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虽然公众依靠经济发展逐渐告别了物资短缺,但是生态产品的
三氧化二砷(As2O3)系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其药用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砷制剂无论在东西方都被认为属于剧毒物质,并有致癌,致畸及致突变作用。然而作为“以毒攻毒”的典型代表药
[目的]讨论渭河干流陕西段综合整治项目启动以来河道水质的变化趋势,检验整治工程的治理成效,为后续河道的污染防治提供一定技术支持。[方法]基于2010—2016年渭河干流陕西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继造血干细胞之后发现的另一类骨髓成体干细胞,具有重要的造血调控和免疫调节作用。对正常的造血干细胞(HSC)和白血病细胞都产生影响。目的1.探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