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交泰丸有效部位自乳化释药体系,最优处方制备交泰丸有效部位口服纳米乳(JPEON),考察其粒径、稳定性、体外释放等理化性质。探讨JPEON抗抑郁作用,为传统中药经典组方交泰丸的开发应用提供一种新剂型,并初步解释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稀酸盐析法提取黄连生物碱,以小檗碱的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黄连生物总碱最优提取工艺。通过伪三元相图确定交泰丸有效部位自乳化释药体系的成乳区间,采用Box-Behnken法对交泰丸有效部位自乳化释药体系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处方且进行试验验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JPEON初乳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JPEON的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包封率、体外释放进行考察。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JPEON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采用慢性应激刺激制备大鼠抑郁模型,42天后采用灌胃给予大鼠JPEON及阳性药物,14天后观察并记录各组动物行为学特征及糖水消耗试验,取全脑测定5-HT、NE、DA相关神经递质的活性。结果根据最优处方提取的黄连生物碱的平均含量为(84.03±0.38)%,通过BoxBehnken法优化得到交泰丸有效部位自乳化释药体系的粒径为(34.05±2.49)nm,Zeta电位为(23.87±1.20)mV,乳化时间为(8.96±0.11)s。正交试验优化后JPEON的粒径为(110.67±2.46)nm,在120 min时小檗碱的累计释放率达到91.42%,肉桂醛的累计释放率达到90.35%。模型组大鼠的体重增速缓慢,在旷场试验中水平、垂直运动次数及糖水消耗量明显降低,脑内的5-HT、NE、DA含量明显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给予不同剂量的JPEON和盐酸氟西汀后,大鼠的体重,在旷场试验中水平、垂直运动次数及糖水消耗量增加,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JPEON高剂量组对大鼠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增强作用略高于阳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836,P=0.505),JPEON高剂量组对DA活性的促进作用略高于阳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772),其中JPEON高剂量组和阳性组的抗抑郁效果最为显著。结论采用稀酸盐析法提取的黄连生物碱含量较高,Box-Behnken法优化交泰丸有效部位自乳化释药体系,粒径较小符合体系粒径范围,Zeta电位的绝对值较大体系较稳定,乳化时间较短体系乳化效率较高,制得的JPEON包封率较高,能形成自乳化释药体系,稳定性良好。体内动物实验结果显示JPEON能提高大鼠在旷场试验中水平、垂直运动次数及糖水消耗量,且对大鼠脑内单胺神经递质的含量有增加作用。对慢性应激导致的抑郁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