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基础设施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有农业基础设施存量供不应求的事实凸显。过去老旧的农业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甚至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缓解此种供求失衡的情况,大力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然而,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的来源十分单一,以国家财政与债务资金为主,然而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过高,逐渐导致供求矛盾日渐突出,资金缺口日益严重成为阻碍我国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瓶颈。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很高,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末,我国居民储蓄到达485261.30亿元,若充足的民问资本能够参与到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那么资金缺乏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PPP模式的出现正好能够满足民间资本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衔接的需求。PPP模式是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建立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一个新兴概念,PPP模式除了能够将民间资本引入到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以外,还能够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水平,从而提升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运营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我国,PPP模式应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前景广阔。PPP模式应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其关键因素在于公私部门之间的合作,其核心是风险的合理分担以及利益的合理分配。只有进行风险的有效分配,PPP模式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应用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效果。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各部分的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本文研究思路、框架结构。第二部分:介绍本文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包括:PPP的涵义、模式、特点和分类,以及PPP模式适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PPP模式在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SWOT分析。首先,从分配机制、契约精神、私营企业三个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引进PPP模式的优势;其次,从投收益、风险以及人才机构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引入PPP模式的弱势;再次,从需求市场、民间资本、政策支持和经验借鉴入手分析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引入PPP模式的机遇;最后,从私营企业进入意愿、各方投入重点和政府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引入PPP模式的挑战因素。第四部分:从已有农业基础设施、扩建或改造的农业基础设施以及新建农业基础设施三种不同类型入手分析不同的建设情况。从农业基础设施管理效率、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和融资问题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PPP模式应用所取得的成就,并指出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发展的现状问题。第五部分:首先从成功PPP模式入手,介绍彭水县凤升水库工程PPP项目,首先介绍彭水县凤升水库工程采用PPP模式的背景情况以及遇到的现实问题。再从解决方式、解决措施、解决机制和边界划分四个方面入手分析PPP模式应用的具体情况。再次从失败的PPP模式教训入手,介绍了吉首市隘口村农业休闲产业园PPP项目的建设情况和PPP运行情况,分析总结该项目失败的原因和提供的经验。第六部分:介绍激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的建议和意见。一是要健全PPP模式运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二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监管,政府需要转变为与私营企业的合作、监督、指导的部门。三是要改善投资主体融资环境,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四是培育专业化人才,设立第三方机构,培育和储备一支熟悉其投资行业情况的优质的专业的管理的队伍。五是完善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机制,确保公私双方实现合作共赢。六是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借助到金融杠杆的力量,加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七是改善PPP模式运行环境,加快发展信用担保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