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金融效率地区差距的实证研究——基于Dagum基尼系数方法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着重强调了要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鉴于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与枢纽地位,深化金融改革理应成为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巴曙松指出“新一轮金融改革的核心是要大幅提高金融效率”。一方面,通过提高金融效率来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和谐统一,可以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把金融发展的核心视作金融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在获得经济增长效益的同时规避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在当今形势下,提高和协调区域金融效率水平被作为深化金融改革,协调区域经济增长的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首先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区域金融效率地区差距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以“金融资源”为视角对区域金融效率的内涵进行界定,进而从区域金融效率对区域经济的适应情况、金融业投入对经济的带动力度以及区域金融效率的整体均衡性三方面确立了区域金融效率的判断标准。然后依据帕加诺经济增长模型,推导出区域金融效率的现状分析指标,从金融机构的储蓄动员效率、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以及资金运用效率三个方面对中国不同区域金融效率的现状进行对比性定量分析。接下来,运用DEA模型测算不同区域的金融效率水平,并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采用Dagum基尼系数方法分析区域金融效率的总体差距和演进态势,进而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内、区域间差距和演变态势展开研究,从宏观经济方面、金融体系改革方面和区域因素方面探讨了中国区域金融效率地区差距的形成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区域金融效率水平,缩小区域金融效率地区差距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区域金融理论,为我国政府制定地区金融政策做出参考,为缩小金融效率水平的地区差距、促进我国区域金融的协调稳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其他文献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田杂草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特征,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河南省36个区县的小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麦田杂草有77种,隶属于20科65属,其中以禾本科、菊
信息是证券市场上联系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纽带,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因而,充分而有效的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筹集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分散风险等主要功能发挥的基
改革开放进四十年以来,我国经历了对内和对外的充分改革,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四十多年的历程中,宏观、微观等经济因素均催化着商业银行的发展,尤其是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例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社会结构的转变,中国传统的福利体制被打破.在广覆盖、低保障为特征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由企业根据自身状况设立的员工福利计划对保障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的占有逐渐成为市场经济主体成功角逐市场的关键,然而这种知识绝然不同于平常意义上的知识,它必须具有开创性和可靠性两个基本特征,开创性是指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