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同病理阶段的病机演变思路进行论述,并基于现代文献研究探索其用药规律及差异,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同病理阶段的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以期对临床辨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三大数据库(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中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的相关文献,按照纳排标准进行筛选,建立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同病理阶段的病机演变思路进行论述,并基于现代文献研究探索其用药规律及差异,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同病理阶段的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以期对临床辨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三大数据库(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中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的相关文献,按照纳排标准进行筛选,建立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系统对三个病理阶段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脾胃虚弱为三个病理阶段的发病之本。萎缩阶段以气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的重要环节,热毒为病进之助,胃络瘀阻贯穿始终。肠上皮化生阶段为热毒是推进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气滞与瘀血次之。上皮内瘤变阶段以热毒与瘀血为重,气滞次之。2.文献研究:(1)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要求的的文献有99篇,涉及中药134味,累计频次1116次;按功效划分可分为17类,排在前6位的为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将支持度个数设置为20,置信度设置为0.8,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得到33个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挖掘出6个核心处方。(2)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符合要求的文献有57篇,涉及中药141味,累计频次705次;按功效划分可分为18类,排在前6位的为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将支持度个数设置为14,置信度设置为0.5,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得到28个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挖掘出3个核心处方。(3)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上皮内瘤变符合要求的的文献有32篇,涉及中药108味,累计频次436次,排在前5位的为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药>理气药>化痰药;将支持度个数设置为10,置信度设置为0.8,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得到33个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挖掘出3个核心处方。结论:1.慢性萎缩性胃炎三个病理阶段均以脾胃虚弱为发病之本。2.气滞、热毒、瘀血等病理因素对疾病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3.三个阶段的治疗主要以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药、化湿药、化痰药为主,每个阶段的用药各有侧重。萎缩阶段以补虚药为主,配伍以理气药、清热药、活血药;肠上皮化生阶段以补虚药为主,配伍以清热药、理气药、活血药;上皮内瘤变阶段以补虚药为主,配伍以清热药、活血药。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与中医证型等方面的关系,以期为RA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病科RA合并血脂异常住院患者82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中医证型及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
目的:本课题在针灸理论的指导下,将针灸针刺夹脊穴法与单纯西药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进行比较。通过观察两组的临床有效程度,证实针灸针刺夹脊穴在治疗时间上、症状改善方面及对脑卒中的后期康复影响上均有较好疗效。材料与方法:本次临床观察选择辽宁中医药大学康复中心门诊及脑K3科病房的诊断为卒中后抑郁(PSD)且中医辨证同时满足中风和郁证诊断标准的患者80名,与患者交代试验目的并征求患者同意后,自
目的:通过对湿热浸淫型泛发型湿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总结分析对比出中年组和老年组湿热浸淫型泛发型湿疹的发病特点,影响因素及治疗疗效上的区别,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思考。资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病房收治的321例湿热浸淫型泛发性湿疹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出合适的湿疹患者,并根据年龄划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对两组患者
目的:通过对本院慢性荨麻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中医治疗等进行详细地记录,并分析疾病的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治疗经验特点。希望能总结本院对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特色疗法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详细记录于2015年11月至2020年11月至我院诊治的诊断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病程、实际住院天
目的:观察肠宁方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及结肠黏膜机械屏障的影响,探讨肠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材料与方法:随机将60只体重(190±10)g,6-8周龄的雄性SPF级SD大鼠分为造模组(50只)及空白组(10只)。又将造模组随机分模型组、西药组、肠高组、肠中组、肠低组,共5组,每组10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复合模型造模法造模,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给药治疗,空白组及模型组
目的:通过收集骨关节炎(OA)患者的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各项指标,探讨骨关节炎患者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相关性,分析OA发病的潜在因素,为本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1.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0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住院的OA患者24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2009年发布的《中医体质与分类判定表》对患者进行体质判定,并依据2010
目的:通过对不同治疗方法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及生存质量评价相关临床资料收集分析,观察导师提出的肾复康综合治疗方案对RNS患儿生长发育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RNS的理论思想,以期为临床使用中医药治疗RNS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改善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提供相应的用药参考及新思路。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选取病例80例,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的方式,随机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
目的:观察加减桃红四物汤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下肢功能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本课题病例来自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一科2018年9月-2020年12月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后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61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桃红四物汤组。对照组术后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指导下,进行预防感染、补液、镇痛和常规康复训练,桃红四物汤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参照现有的核心指标集的技术规范,构建中医药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核心指标集,为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治疗选择临床研究的结局指标提供借鉴,同时为构建中医药领域核心指标集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收集国内外中医药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相关的结局指标,由研究小组初步整理形成备选结局指标条目池,确定相关利益群体后发放空白问卷,进一步整理形成最终结局指标条目池。根据国际公认的德尔菲法,经过两
目的:通过对有CU病史急性发病患者和AU患者在我院皮肤科住院期间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AU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总结两组患者个体情况和发病因素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性,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因素,找出有CU病史患者急性发病的危险因素,为AU患者提供预防发病及发病率的参考。分析AU患者转化为CU患者的证型相关因素。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77例有CU病史急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