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区域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资源。耕地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开展耕地质量评价,摸清耕地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基础。目前以县域为对象的耕地地力评价,都是按照县域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但是位于不同地形区域间的县市,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存在巨大差异,由于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难以形成适用于各地区的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县域之间评价结果难有可比性,造成同一地区评价结果同质不同等的现象,给耕地的利用管理和保护工作带来不便。研究基于湖北省2009年已经完成的35个县、市的耕地地力评价评价指标体系,这些县、市的评价体系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土肥所、湖北省土肥站、湖北省环保站,以及各县市农业局有关专家以本县域作为评价对象,于2007、2008和2009年分别制定,本人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2008和2009年的评价工作。本研究按照湖北省地形特征,初步分为江汉平原、鄂东沿江平原、鄂西北山地、鄂西南山地、鄂北岗地、鄂中丘陵岗地6个类型区。综合运用土壤学理论和各县市实际应用的指标系统,探讨了不同类型区影响耕地地力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总结了不同地形区内各县市评价指标的共性及差异性。在分析指标体系结构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平原湖区、山地区、岗地丘陵区三类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具有前瞻性,对合理构建区域耕地地力评价体系,提高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对今后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区域汇总或全省汇总具有参考价值。主要结果如下:提高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可比性,以期能对耕地质量评价工作有所裨益。主要结果如下:平原湖区:地貌类型、排涝能力、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质地、pH、剖面构型、地下水型丘陵岗地区:地貌类型、成土母质、灌溉保证率、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水溶态硼、质地、pH、剖面构型。山地区:高程、地貌类型、坡度、坡向、成土母质、灌溉保证率、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质地、pH、剖面构型。
其他文献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疾病,寻找能治愈或预防这些疾病的药物和食物对人类的正常生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活性多糖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物质,本文就其抗肿瘤和抗突变功
<正>电起爆器是一种产生电能,使电雷管发生爆炸,进而使装药爆炸的装置。其可使人员隐蔽在安全地点起爆较远距离上的单块或多块预设装药。由于电起爆器具有起爆准确率高、体积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自拟健脾益肾汤对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研究。本文在总结前人对此病探研的基础上,根据其病自身特性特点,结合导师数十年的临床经验,
宋明时期是左右江区域社会整合至帝国权力体系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该地区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事件的过程中,帝国与地方社会不同的政治势力围绕着具体的利益
在我国中小企业数目约占企业总数的99%,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却
分子筛择形催化作为选择生成对位异构体的有效途径,一直以来都备受化工行业的重视,迄今已有很多科研人员投身这方面的研究。但作为芳烃烷基化的对位选择性催化剂,以ZSM系列、
本文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概念、特点、优势、局限和发展历史,并进行了AOTF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叶生产中四个不同方面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快
通过对传统制法咸鱼制品的菌相分析和菌种分离、鉴定,确定影响风味形成的主要微生物构成,筛选出接种后能快速发酵形成干/腌制鱼制品特有风味的优良菌株。经接种商业菌株乳酸
文化产业作为本世纪刚刚兴起的产业之一,全球对其都给予了非常大的关注度。在我国,近几年文化产业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但是由于在发展中存在着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等原因,
林分密度调控是森林经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论文利用江西大岗山28年未经人工干扰(5种初植密度)和27年经人工间伐处理(4种间伐强度)的杉木人工林长期定位测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