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之精髓。造园四大要素之一的植物材料,以其独特的形态、色彩、风韵及四时变化给整个园林注入了血液及活力。古典园林植物景观作为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之一,具有浓重的历史气韵和民族特色。在古代儒、道、释交叉影响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与之相适应的文人们把观赏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展示的更是淋漓尽致。可见针对私家园林植物造景的研究,对整个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探讨起到管斑窥豹的作用。尤其在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环境污染较重的现代社会,提倡以植物为主进行造园,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对古典私家园林植物造景流变的研究,对其建立一个完整的历史性理解,从中亦能了解古典私家园林发展的始末原由。本论文写古典园林范畴目的不仅缅怀过去而弘扬以往的光辉业绩,更重要的在于揭示发展规律,正确把握传统与创新的关系而烛照未来。具体分为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通过对私家园林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将私家园林的全部演进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形成期、转型期、发展期、全盛期、成熟期。目的在于将“流”与“变”脉络清晰化,并将掌握到的材料分别突出各个时期的某些重点,可以有详有略,而不必对历朝历代都面面俱到。其次,在对每一历史阶段的私家园林植物造景展开研究前,开明宗意地先对其造景艺术进行定性。然后综合分析每一阶段对私家园林造园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一方面为前面所划分的历史阶段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证明植物造景的流变明确前因后果。接着选取当时具有代表性、象征性的实例进行具体分析,以此加深对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植物造景宏观的、整体的理解。然后归纳此阶段植物造景所突出的特点及发展程度。当然植物造景和叠山、理水等造景手法一样均属于造园艺术的一种,在特定的环境下共同协作表达着自己的风格特点,在某种意义上各造景手法在艺术表达上是相通的,所以在论述植物造景之前针对此阶段的叠山理水等其他造景艺术进行简单总结。目的是再一次为论证对各阶段艺术定性的合理性提供依据。第三,在按着私家园林历史发展过程将植物造景流变的前行后状分析完之后,再将维系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儒、道、释)这一隐线作为一个体系单独拉出来分析,因为作为指导人们生活、思考、行为活动的传统文化思想,亦无形地影响着人们对观赏花木的喜好。所以在这一部分简单的探讨传统文化思想(儒、道、释)对私家园林植物选材、意境构筑及花木文化产生的影响。最后,将私家园林植物造景流变的历程进行梳理,并将“流”与“变”的阶段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和发展方向指出古典植物造景的缺陷,并对植物造景的未来方向进行展望。当然,历史的未必是过时的,古典植物造景对现代园林建设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所以在论文最后指出古典私家园林植物造景在现代园林中的借鉴与应用,可见传统因素纳入现代的整体结构之中亦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