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第一和三章)翻译实践报告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same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将中国文化传播向世界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译者选择将《绿地景观理论与方法研究》这本书作为翻译项目撰写翻译报告,试图将中国的景观建筑的研究现状介绍给世界。在本翻译实践报告中,译者选择以目的论为指导,将《绿地景观理论与方法研究》(第一章,第三章)作为翻译项目。本书的翻译可以为对中国园林感兴趣的外国友人提供帮助,也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翻译报告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翻译项目。第二部分介绍了翻译的过程。第三部分立足于翻译实践中的难点和重点,重点分析了翻译实践中的具体案例。最后,进行了总结。译者将目的论贯穿整个翻译过程,主要根据目的原则,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对原文进行翻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困难,但也学到了很多有关园林翻译的方法,并希望通过此文本为园林翻译领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第一学段的学生受到年龄的影响,识字写字的能力相对较低。而识字写字又是该学段的教学重点,因此,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识字能力时,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抓住汉字
小学四年级是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期,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把握好这一过渡期。就《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而言,采用“依文作画,以画悟文”的教学策略,化抽象的语
有关深盆气的地质理论以及在我国的勘探实践,现在是"出了书"(‘中国深盆气田',2002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得了奖"(‘苏里格气田的发现'获国家大奖),但自1989年鄂尔多
一、直线的对话  阅读的本质是对话,阅读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习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编者、文本都是对话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文本在课堂上展开的对话过程虽是多向和交互的,但两两对话主体间的碰撞、交流、沟通、影响和互相间的作用却是直线式的,是最短程的,也是最有效的。  首先,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直线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取得和学生
以3-(对甲基)苯胺甲烯基-6-甲基-5,6-二氢-二氢吡喃-2,4-二酮为例, 用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和UHF/6-311G水平上的从头算研究了3-芳胺甲烯基-6-烷基-5,6-二氢-二氢吡喃-2,4-二酮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B3LYP方法, 在6-31G(d)基组水平上优化水杨醛缩乙二胺类双席夫碱化合物及其Zn(Ⅱ)配合物的几何结构. 在稳定构型基础上, 引入外电场, 运用有限场(FF)方
课改十余年来,与阅读教学的诸多突破性变革相比,习作教学仍旧难逃高耗低效、放任自流的窠臼。尽管小语界也有不少宝贵的带有名师个人色彩的习作教学经验,但综观这些经验,几乎无一
《五彩池》是一篇写景类的选学课文。在教学时,教师可把文本的文体特色当作切入点,关注其写作手法,并以此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学习写景类文章的语言表达技巧,通过课内对比和课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