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制中效率与科学研究自由的矛盾及其合理化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zhuangp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研究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速度和力度影响着人类社会,同时,国家也越来越依赖科技的发展。文章认为国家与科学家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科研经费是资助方、受助人及其所在单位各方利益的焦点所在,也是科研管理追求的最终目标。国家为了确保其所投入的资金带来所期待的效率,因而加强了管理。但这在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影响了科学研究的自由,从而使科学研究活力不足,对人才培养不够。更严重的是,由于对管理者缺少实质的制约,容易导致腐败行为。这样使课题制既没有事实的有效性,也没有认受性的有效性。如何使课题制良性运行,关键是要重建课题制的有效性:在商谈原则的基础上,既考虑充分国家对投入的效率的追求,也注意保护科学研究的自由,同时加强对管理者的监督。
其他文献
杨振宁,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他不仅在科学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科技发展上,特别是在关于中国科技发展的问题上,提出了诸多富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
以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为基本假设,西方戏剧的发生与酒神祭祀仪式有关;中国戏剧界近些年对中国民间宗教仪式性戏剧的研究表明,中国戏剧同样和祭祀仪式有着内在的联系。古希腊酒神
本博士论文以唯物史观和科学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深入思考、研究社会矛盾和问题,并把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上升到哲学认识论和价值论的高度加以分析,明确提出并确立“社会悖
在程朱理学思想内,“义”范畴的发展随着当时思想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特点,这些特点表现为:思想家对“义”界定的多样化,公私之辩构成了义利之辩的理论核心,而义利之辨成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