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推动,在带动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热潮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使我国对外投资总额飞速增长,2015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8.2%,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大国。在投资热情高涨,投资数额不断增加的市场环境下,我国企业也同样面临着投资收益水平低和投资收益为负的局面,投资效率作为衡量企业运用资金的能力被学者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投资活动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财务决策行为,投资效率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的资金运作状况和生产运营情况。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使委托代理和信息不对称充斥其中,致使我国企业整体上的投资效率偏离期望水平,即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广泛存在。改善企业的投资效率对保护投资人利益及企业股东利益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有积极影响。稳健性原则作为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对企业的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有无法磨灭的影响力。为了探究稳健性会计政策在企业中的运用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尤其是和投资不足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如下研究思路:首先在回顾之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进行挖掘分析,以形成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为实证研究部分选择合理的测度模型进行理论铺垫。将2011年至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观测样本,探究稳健性制度对企业投资行为的治理作用,为我国企业如何突破性地提高投资水平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论具体包括:在过度投资样本组,会计稳健性水平和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即稳健的会计政策能够改善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在投资不足样本组,会计稳健性水平和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即稳健的会计政策会恶化企业投资不足行为。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