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IMP2作为胶质瘤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并探索IMP2在判断胶质瘤患者治疗效果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理确诊为胶质瘤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和瘤旁组织,采集影像学初步诊断为胶质瘤的术前患者的血液;采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胶质瘤术后完成第一个疗程放疗患者的血液;采集正常健康人的血液。2.将收集的新鲜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并提取组织蛋白,收集的血液离心留取血浆,-80℃冰冻保存。3.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IMP2蛋白的表达。4.通过ELISA检测胶质瘤术前患者、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及正常人血浆中IMP2-Ab的表达。5.收集并整理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IMP2与其相关性。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8例胶质瘤组织切片中47例出现IMP2蛋白阳性,阳性率为81.0%;58例胶质瘤旁组织切片中13例出现IMP2蛋白阳性,阳性率为22.4%。使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发现这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胶质瘤组织中IMP2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瘤旁组织。2.整理免疫组化实验结果与患者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胶质瘤IMP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IMP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或肿瘤病理类型无关,但与肿瘤体积大小和WHO分级显著相关。其中,肿瘤直径小于3cm的胶质瘤患者组织IMP2蛋白阳性率为57.1%,肿瘤直径大于3cm的胶质瘤患者组织IMP2蛋白阳性率为94.6%,这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WHO I-II)患者组织IMP2蛋白阳性率为78.9%,高级别胶质瘤(WHO III-IV)患者组织IMP2蛋白阳性率为87.8%,这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使用western-blot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高级别胶质瘤患者IMP2蛋白表达量比低级别胶质瘤高。3.ELISA结果显示,45例胶质瘤患者血浆中17例出现IMP2-Ab阳性,阳性率为37.8%;25例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血浆中5例出现IMP2-Ab阳性,阳性率为20.0%;24例正常人血浆中1例出现IMP2-Ab阳性,阳性率为4.2%。使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发现这三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胶质瘤患者、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和正常人血浆中IMP2-Ab的表达具有差异性。4.进一步统计学分析显示,胶质瘤患者血液中IMP2-Ab的表达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胶质瘤患者血液中IMP2-Ab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66)。但是,胶质瘤术前患者与术后放疗患者、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与正常人血液中IMP2-Ab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5.整理ELISA实验结果与患者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胶质瘤患者血浆中IMP2-Ab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IMP2-Ab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或肿瘤的大小、病理类型无关,但与WHO分级显著相关。低级别胶质瘤(WHO I-II)患者血浆中IMP2-Ab阳性率为7.7%,高级别胶质瘤(WHO III-IV)患者血浆中IMP2-Ab阳性率为50.0%,这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胶质瘤组织IMP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瘤旁组织,其表达量与肿瘤体积和WHO级别显著相关。表明IMP2蛋白有助于胶质瘤的诊断,并且IMP2蛋白表达越高预示肿瘤体积越大,WHO级别越高。2.胶质瘤术前患者血液中IMP2-Ab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并且其表达量与WHO级别显著相关,而术后放疗患者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表明IMP2-Ab有助于胶质瘤患者的初步诊断和疗效监测,并且IMP2-Ab的表达越高预示WHO级别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