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表现为公众对卫生保健服务产生了更多需求,提出了更高标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社会公平上来。卫生公平的公共政策选择不仅对于在有限卫生资源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卫生服务供给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卫生公平本身就是衡量社会福利、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卫生公平性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而卫生人力资源也成为了卫生资源中的关键性要素。一个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医生、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公平性。同时,选取人力资源指标来研究卫生公平,具有调查的直观性;得出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状况后,及时调节亦方便有效。
国内外卫生人力资源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人员数量、质量和分布三个问题来展开。卫生人力素质是一个多维结构,除学历、职称和专业技能外,还包括思想品质及服务态度等多个方面,如何全面、准确、综合地评价卫生人力素质,是卫生人力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试图将人力资本理论、健康卫生经济学理论与公平理论相结合,应用于实际测算当中。在对浙江省按行政区划分布的卫生人力资源(医生、护士)作常规性公平测算的基础上,尝试以医师资格考试为标准,综合考虑医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工作年限等人力资源素质异质性因素,计算出不同类型医生的人力资源素质调整系数,从理论上得出更为准确的资源分布的公平性状况。从而进一步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