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不同灸次(①经前5天至月经来潮,1次/日,共5次;②经前5天至经期第2天,1次/日,共7次)艾灸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 PD)勺疗效,初步确定灸法治疗PD的较佳灸次,并从生殖内分泌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30例、治疗B组30例、空白对照组30例。两治疗组均以清艾条温和灸关元穴,每日施灸1次,A组从经前5天灸至月经来潮前1天,B组从经前5天灸至经期第2天,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空白对照组不予治疗,每个月经周期结束后及时记录各个量表中的观察项目。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的腹痛症状持续时间与严重程度及痛经伴随症状严重程度的变化,并采集治疗前及治疗后经期第2天肘静脉血,检测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比较两治疗组治疗前后PGF2α、PGE2和PGF2α/PGE2的变化。结果:1.两治疗组治疗前后腹痛疼痛评分(VAS平均分)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分别与空白组前后差值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两治疗组治疗前后腹痛时间相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治疗组治疗前后腹痛时间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治疗组治疗前后腹痛时间差值分别与空白组前后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两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RSS总分)相比较均无差异(P>0.05),两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值分别与空白组前后差值比较,均无差异(P>0.05);4.两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PGF2α含量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PGF2α含量差值无差异(P>0.05);5.两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PGE2含量比较均无差异(P>0.05),两治疗组治疗前后PGE。含量差值无差异(P>0.05);6.两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PGF2α/PGE2匕值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PGF2α/PGE2比值的差值无差异(P>0.05);7.两治疗组对原发性痛经症状缓解有明显效果,治疗A组和治疗B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治疗组对原发性痛经腹痛评分(VAS平均分)均有非常良好改善作用,均能非常有效的减少原发性痛经腹痛时间,且疗效无明显差异,说明艾灸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临床可选择从经前5天至月经来潮前1天施灸治疗本病,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与医患的时间精力。2.两治疗组对改善原发性痛经伴随症状评分(RSS总分)无明显疗效。3.两治疗组对外周血中PGF2α含量、PGF2α/PGE2比值均有降低作用,从生殖内分泌的角度提示艾灸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的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外周血中的PGF2α及PGF2α/PGE2比值,以减轻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来改善痛经症状;4.在经期的48小时内,与痛经相关的致痛因素前列腺素(PGs)分泌达高峰,经前5天灸至经期第2天顺应此高峰施灸,但课题结果显示两治疗组对外周血中的PGF2α含量和PGF2α/PGE2比值的降低作用无明显差异,在经期的第1~2天,PGs的分泌已达高峰,此时增加施灸可能对于进一步降低其值没有明显作用,或者需要更多的灸量积累,都有待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