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cul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数字化与课程关系的关注正在逐步形成一种热潮。然而在笔者看来,喧闹的表象下可能蕴藏着深刻的危机。因为在此过程中,我们常常过多地将目光投射到了“数字化实体”上了——这是一种“唯(数字化技术之)物”和“唯工具”(效果)的思路。虽然这本来并不是一个错误的方向,但至少它现在受到的关注超过了它本应该得到的关注,结果使得数字化的技术性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课程应有的人文性,同时也使课程多少惰怠于数字化技术直接成果的被动享受,而失去了主动反思求变的能力。 因此,在对“数字化实体”主义进行深刻批判之后,笔者提出了“数字化之道”。这是指那种源于“数字化实体”,但又超越实物而从中凝炼出的、抽象的体悟。它吁请人们在享受数字化的成果的同时,超脱对数字化物质的单纯占有和对其直接结果的感受,而关注它从“数字化实体”中升华出的内在精神的价值。 用“数字化之道”的视角来看待数字化对课程建构的作用,即是透过单纯的“数字化外壳”,发掘其内在的、潜藏的思想对课程建构的各种启发的过程。本论文在“数字化之道”这一出发点的引领下,对“数字化之道与教育及课程变革的真义”、“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的精神”、“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的基本观念”做了全面的考察,并提出了“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的一个范例:游戏者——学习者课程”。 综上,本文旨在扭转“数字化实体主义”带来的局限性,树立一种数字化之道的观点并以之为基础,提出其对课程建构的种种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甚少,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积极地开展思考,而是被动地接受,不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探究能力较低
2003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萨斯'(SARS)袭击了世界若干国家(地区),使人们感受到'萨斯'的威胁,在我国,由'萨斯'这种新兴的病毒产生的非典型肺炎,多被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更迭变换,教育行业也随之推出新课改要求.为了贯彻落实新理念,教师要不断反思并更新自己的教学.本文主要从教学反思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以红透山铜锌矿为例,基于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软件,建立了红透山矿通风系统三维模型,并对矿山的通风现状进行了模拟。在制定通风系统测试方案基础上,对井下不同风机开启状态时的
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不同于新闻,在拍摄新闻现场的同时,更需要通过镜头展现更多的内容,表达记者的创作意图。对于摄像记者来说,摄像技巧除了专业摄像能力和知识的积累外,还有重
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是克拉玛依果树的主要害虫,利用性诱剂监测这3种害虫在生态果园的消长动态,分析其种群发生规律,为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防治提
教育收益是把教育看作一项投资行为时对教育能给人带来的收益的考量指标,可以衡量教育对个体、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反映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个体和政府做出合理的
正如西方汉学家安乐哲(Roger Ames 2004)所说:“教育是培育人类文化的出发点,是解决当下社会问题的根本诉求。当下诸多社会问题,如物质主义、腐败问题、环境问题等等,最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