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来源于某地面红外跟踪测试设备,该设备能够自动跟踪空中目标并采集红外图像。跟踪状态下,目标投放的红外诱饵会严重干扰本设备的正常跟踪效能。本课题从设备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创造性的定义了特征归一化残差,并制定了特征归一化残差和目标概率的对应关系。运用D-S证据理论融合多特征,得到多特征融合的目标概率。为了消除随机误差的影响并考虑设备的实际情况,以多特征融合的目标概率为基本判断准则,制定了适合本设备的抗红外诱饵干扰流程。将该流程依托现有硬件平台进行实现,并进行验证。经验证满足单帧数据量为640×512×16bit、帧频为100Hz的红外图像的处理需要,并且达到了90%以上抗红外诱饵干扰成功率的设计指标要求。同时也为实现远距离目标红外的稳定跟踪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本文的课题来源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结合设备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2)介绍了典型的红外诱饵,分析了其防御思路、作用原理、使用方式和投放策略。对目标投放诱饵过程中,二者在红外图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分析将研究方向定位为找到并利用目标投放诱饵后二者在红外图像中的特征差别。(3)为了能够准确提取红外图像中目标和诱饵的特征,通过红外图像预处理完成图像降噪和图像背景抑制;通过图像分割完全去除天空背景;通过特征提取提取五种特征。(4)创造性的定义了特征归一化残差,制定了特征归一化残差和目标概率的对应关系。介绍了D-S证据理论,分析了其组合规则上的缺陷。为了规避缺陷带来的影响,对目标概率的获得方法做出改进。经D-S证据理论融合多特征,得到多特征融合的目标概率。(5)依据多特征融合的目标概率并考虑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本设备的抗红外诱饵干扰流程。用MATLAB R2019b对多种场景的实测数据进行仿真,验证了流程的有效性。依托现有硬件平台对流程进行实现,并进行验证。经验证表明,该设备抗红外诱饵干扰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且能满足高实时性的处理需要,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