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风险视角下个人最优消费与风险资产配置决策研究

来源 :浙江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21年政府报告,“十三五”期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增长到77.3岁,我国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养老金收不抵支的风险逐渐加大,因此长寿风险的管理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决策层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从微观主体的角度去探讨如何长寿风险管理、合理地消费与配置风险资产至关重要。一方面合理的风险资产配置可以提高个人承担长寿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我国养老金体制的完善,促进社会的长久稳定。在本文的研究中,以居民预期寿命作为长寿风险的度量指标。国内外对于资产配置理论模型的论文多以消费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并根据研究需要,在模型中加入不同的条件与假设。但较少有文献在模型中引入长寿风险这一条件。且先前文献大多研究政府与企业层面的如何防范长寿风险问题,较少从微观主体角度出发,本文在传统生命周期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嵌入精算建模与现代金融计量方法,研究长寿风险对个人最优消费和最优风险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本文选择期末消费效用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并构建个人账户积累额变动随机微分方程,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研究养老金的积累阶段和发放阶段,同时在生命周期模型中引入人力资本,根据现期金融财富、资产未来收益与劳动收入来决策消费比率与风险资产配置比率,通过连续时间金融方法计算最优消费与最优风险资产配置比重问题,并得出解析解。同时,本文使用Win BUGS软件进行编程,进行贝叶斯Markov Chain Monte Carlo运算,利用1998至2019年全国人口死亡率数据预测2020至2030年死亡率数据,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Python对数据结果进行可视化。结果发现,对于消费来讲,60-91岁年龄段居民个人的消费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长寿风险使得人们降低边际消费倾向从而减少消费。预期寿命的增加使个人在退休后有财富积累不足的风险,理性行为人进行更多的储蓄、合理分配终身财富才能维持老年时期的正常生活。对于风险资产配置来讲,从生命周期的纵向角度来看,风险资产最优配置比重呈下降态势,即随着距离积累期结束节点越近,最优风险资产配置策略相对减少,但从横向来看,配置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即人均主观预期寿命越长,资产组合配置比例中风险资产的比重越高。同时人力资本的存在会对资产选择产生财富效应,为下文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预测。本文也对长寿风险对个人风险资产配置与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利用1990、2000、2010年分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数据对2009-2019年的各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行回归预测,以此作为长寿风险的度量指标。依次对预期寿命对个人风险资产配置与消费决策进行回归分析,并通过替换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几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第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对居民消费率有负向影响。但社会保障的会削弱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对居民消费率的消极影响。其次,人力资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冲预期寿命延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受教育程度提高也会削弱其对居民消费率的正向影响。第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对个人的风险投资比重有正向影响。同时寿命的延长也会影响老年抚养比,“人口结构效应”的改变会削弱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对的个人风险投资比正向影响。其次,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预期寿命延长的部分不利影响,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则长寿风险对投资风险资产比重的正向影响。同时收入的增长也可以增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对投资风险资产比重的正向影响。本研究有以下三个启示,第一,对于有养老需求的投资者,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的投资策略不但能有效控制资产风险,而且能实现养老金增值。第二,要尽力发挥人力财富作为风险冲击稳定器的作用,多积累人力财富。第三,政府要抓住长寿风险对人们消费的影响,明确政府宏观政策导向,促进老年群体的消费发展。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发展,促使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在新消费环境下抢占新的消费热点,促进居民消费。
其他文献
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经济学实验教学,有效增强了经济学实验教学的仿真性和高效性,对于强化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支持的经济学实验教学意义,阐释了虚拟仿真技术在经济学实验教学中的功能,探讨了经济学实验教学设计流程,最后分析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支持的经济学实验教学策略。
规范影子银行业务经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选取非标资产作为研究中国影子银行的切入点,基于金融供给方对风险分担与监管套利的内生需求,刻画了围绕非标资产交易形成的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以及由此导致的金融风险。研究表明:第一,银行的风险分担需求与规避监管动机是驱动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同时伴随存款供给等因素变化,银行发展非标业务的驱动因素也在二者间发生转
顶管技术是目前许多工程项目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它可以应用于地下管道工程的发展和施工,从而达到不开挖施工的目的。在工程施工中,顶管技术在地下管道工程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顶管技术,在其施工中,为了确保顶管技术得到有效的执行,必须对其施工工艺进行持续的革新与改进,只有如此,才能将顶管技术推广到城市给水工程中。
社区是整个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基层是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彰显着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城市社区治理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出现许多新变化。传统的治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城市社区治理的需要,这就要求政府、居民、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本文围绕G县J社区社区治理问题,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
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地方政府开始大力开发和建设红色旅游项目,红色旅游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成为各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沈阳市红色园林景观资源进行调查,将其划分为革命历史事件和活动遗址遗迹、名人故居、陵园墓园、革命历史纪念馆和博物馆、纪念性雕塑五类。分别论述每种类型的景观特征,进行案例分析。提出红色园林景观规划改造建议:1)充分尊重和了解当地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2)加强红色园林
<正>1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输水方式选择1.1常见输水方式针对目前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常见的输水方式按动力来源做出分类,可大致归为重力流式、压力流式、综合式三类,这三类输水方式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及技术特点,需要基于工程实际需求及制约做出适当的组合,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确保经济性、合理性都能得到最大化发挥,具体如下。
期刊
在推动建设“大思政”格局的要求下,建立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协同机制尤为重要。该理念契合了协同理论,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全员育人理念的彰显性不够、全过程育人环节的统筹性不强、全方位育人资源的整合度不高等问题。构建“四位一体”教育主体协同机制、“一内两外”教育过程协同机制和“一站式”教育资源协同机制,是克服存
疾病的自动诊断一直以来都是医疗领域中最重要且充满挑战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可穿戴设备的飞速发展,使得数据的收集更加便利。机器学习算法和丰富的临床数据作为智能诊断的重要手段,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疾病预测方法。然而,现阶段考虑成本敏感的疾病风险预测相关研究还不是很常见。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具有综合性能的疾病预测模型,同时考虑到它分类的准确率水平以
在城市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顶管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采用顶管施工技术能够提升工程建设效率以及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所以需要明确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文章对顶管施工技术在城市给排水管道施工应用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旨在总结出一些应用措施。
文章以沈阳市40名攀岩指导员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沈阳市攀岩场馆基本情况、攀岩指导员基本情况、攀岩指导员从业情况、攀岩指导员资质和岗位培训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沈阳市攀岩指导员工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沈阳市攀岩指导员队伍的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