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提供了很多塑造国家形象和表达国家认同感的独特方式,各国在展示自己竞技体育水平的同时,也会尽力通过体育成就来塑造自己良好的国家形象,以获得国际社会和本国公民的认同。作为全球性的媒介事件,奥运会为大众传媒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新闻资源和一个空前巨大的受众市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及其相关的新闻报道,为我国建构和传播国家形象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重新建构了“和平崛起”的中国国家形象,就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举办,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了我国公民的国家认同感。本文以伦敦奥运会对我国公民国家认同感的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新闻叙事学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竞技体育成就与国家认同感的关系、体育与国家认同感的关系、伦敦奥运报道对我国公民国家认同感的建构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以及大众传媒的体育报道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成就是公民形成和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原因。然而,现在我们有太多可以自豪的地方,不会单单寄托于奥运会,在体育转型期这个大的背景下,体育的政治功能弱化以及其他功能的凸显势所必然。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回到体育的本质,这才是成为体育强国的根本。2)我国竞技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正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促进了竞技体育的高速发展。中国健儿在奥运会或者是世界其它大赛上的比赛成绩,也直接地影响到我国公民国家认同感的认识程度。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现阶段是否继续坚持举国体制展开了广泛讨论。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和弊端,对我国竞技体育甚至是体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3)作为全球性的媒介事件,奥与会为媒体提供了很好的报道素材,媒体在对奥运会报道中,塑造了我国的国家形象,同时也提升了我国的国家形象,人们通过不同途径获取的奥运会信息,能够形成高度的认知,为我国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伦敦奥运报道通过话题叙述和风格叙述,建构国家认同感。国家认同感和体育自豪感以及大众传媒的报道息息相关,但并非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加大对竞技体育的资金投入以获得更多奥运奖牌,从而激起更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可以说有些牵强。本文给出的建议有:1)中国体育转型期,加强竞技体育自身的完善和发展,重视群众体育以及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加大对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使其三者能协调发展,逐步完成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最后实现我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2)竞技体育增强和提升了我国的公民国家认同感,然而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各自分离,自成一个系统,在追求竞技体育成就的同时,进一步拉大了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差距,造成了我国的群众体育落后的局面。现在已经到了国家在体育发展问题上需要真诚、严肃地听取国民的意见,并切实地调整相关政策和策略的时候了。3)大众媒体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在报道奥运会或者其他体育大赛时,要不断调整叙事话题和风格,如公平对待每一位运动员,不光要关注那些拿到好成绩的运动员,对那些在比赛中失利的运动员,也要给与一定的关注,以正确的方式和途径建构国家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