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域中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建设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trueb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浪潮中,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已然愈演愈烈,全球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成为国家间、民族间对话的主平台,而大众文化则无疑成为其交锋的集中体现。在当今时代,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早已并驾齐驱,成鼎立之势,无疑成为了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形态,它无孔不入的渗透力,正在改变着人类文化及历史发展的重大格局。因此,如何厘定全球化,理清全球化与大众文化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促进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探索人类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显得尤为的必要。就全球化的实质而言,它本身就包含着文化的全球化,在人类时空压缩的背后,更多的则是表现为不同文化理念、价值体系的交流与碰撞。从这个意义上讲,正确理解全球化的文化意蕴,则成为全球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支点。这就要求在全球化进程中,必须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坚持和尊重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走文化的多样化道路,正确区分全球共识与文化趋同的差异性,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观。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对中国大众文化来说,应当辩证地看待全球化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在积极融入全球化,与当代大众文化接轨的同时,也应时刻提高警惕,防止西方错误思潮的腐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道路,重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思考,从文化学、发生学、现代性的角度考量中国大众文化产生的必然性,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发展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族的、服务型的大众文化,从而促进中国文化的繁荣及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文化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文化实践中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尚带有许多的缺陷和不足:从理论层面来看,大众文化的认知仍存在着局限与偏差;从价值层面看,大众文化存在着价值取向的紊乱化、商品化、技术化且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游离化倾向,并催生了消费文化的发展;而从大众文化的实践来看,大众文化则出现了发展失衡、产业落后及依附于西方发展模式的问题。针对当前中国大众文化存在的不足,我们应当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从根源上积极探索解决之道,从而促进中国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在学理方面,应当加强中国大众文化的理论研究,辩证看待中国大众文化,重视和促进大众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同时以国情为依据,加强中国大众文化的本土化研究,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之路;其次,在价值层面,应当重视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研究,不断提高大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发掘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摒弃消费主义文化,引导大众构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大众文化的价值提升;最后,在实践中,应当大力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进步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坚持改革开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营造一个开放稳定宽松的国内外环境。
其他文献
苏北浅滩南通海域附近在最近几年经常会发生海难事故,事故过程类似。海水经常莫名其妙地汹涌而至,而且涨潮速度很快。这给生活在该区域的渔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针对既有玻璃幕墙开展安全性能的检测评估工作,能有效预防玻璃幕墙服役期灾害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以某公寓的明框玻璃幕墙结构为例,按照其结构使用的安全性要求对该公寓玻
为实现飞机装配的全三维化,提出生产现场中三维工艺装配指令的实现方法.将三维工艺装配指令中零件三维模型与零件列表相关联,利用文字与仿真动画相结合的技术,实现生产现场装配指
本文设计了一种利用CFRP筋完全代替钢筋的新型桥面板结构,通过抗弯性能对比试验,对CFRP筋混凝土新型桥面板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的受力性能进行较为系统的对比研究,得到了
沃尔沃铰卡在井采作业时,工况条件较为复杂,运输作业时铰接处受碰撞频率高,特别是重车的情况下,铰接销孔极易变形及磨损,造成铰接头故障频次高、铰接轴承损坏及铰接销断裂等
本值班签到系统以MVC为开发模式,采用JSP为前台页面开发技术、servlet开发跳转等流程控制的控制器,Java语言开发业务逻辑等模型,以SQL SERVER2008为数据库,tomcat为WEB服务器
<正>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 GB 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于2008年9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http://www.cabp.com.cn)出版发行,定价10.00元。该标准自2
为了解决困扰建筑行业多年的工程款拖欠问题,《合同法》第286条规定了建筑工程优先受偿权制度,该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针对特定的社会问题而设定的,对于矫正建筑工程发包
针对传统变压器冷却器控制方案响应慢、中间继电器多、故障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新型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从系统功能设计、冷却系统设计等方面对该系统进行分
本文采用三种方法分析了受力梁发生弯曲时其各部分所受内力的大小,即如何快速、准确地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最后进行了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