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卡数据的站点匹配与公交到站时间推演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aaaa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但城市交通堵塞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发展公共交通,倡导公交出行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让交通数据得到了海量的积累,公共交通领域的数据挖掘研究逐渐火热。目前国内外在公共交通领域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研究者在交通数据的探索方面达到了足够的深度与广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公交领域的研究,通常对公交IC卡数据与公交GPS数据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公交GPS数据往往存在缺失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在GPS数据缺失的情形下,为公交IC卡数据匹配站点以及推导还原公交到站时间的方法。本文通过对IC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对于一条公交线路而言,用户在一个时段内的上车站点基本固定。依据这一规律,本文提出通过上车的用户识别其上车站点的方法。本文首先依据历史已完成站点匹配的IC卡数据构建特征用户表,该表记录了用户的刷卡行为信息;再用待匹配站点的IC卡数据进行层次聚类,将属于同一班次、站点的IC卡数据聚为一类,依据该类别数据结合特征用户表进行投票算法投票,得到该类别数据最可能的上车站点。依据特征用户表进行投票得到的匹配结果正确率达到83%;本文继续对匹配错误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匹配错误的原因,最后依据时序的逻辑结合匹配错误的原因对结果进行再排查,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经实验证明,该站点匹配方法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4%以上。当IC卡数据完成站点匹配后,本文提出依据完成站点匹配的IC卡数据进行公交到站时间推导还原的方法。首先本文对每一趟班车运营过程中,存在用户上车行为的站点的数量进行分析,得出依据IC卡数据推导还原公交到站时间的合理性。然后分析公交车在站点间的行驶时间,得到影响站点间行驶时间的因素。最后本文对有用户上车的站点,使用IC卡数据还原其公交到站时间,对于无用户上车的站点,依据有用户上车的站点的公交到站时间结合历史数据法、历史数据均值法以及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分别对其公交到站时间进行推导。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得知,通过IC卡数据结合SVR模型推导公交到站时间具有更高的精度。
其他文献
组建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平台的初衷,是为了从源头遏制腐败,预防国有资产流失,为国有产权提供流转的平台。是国有资产进出的重要通道以及民营资本、外资资本与国有资产重组改造的纽带。该平台的公共职能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处置、国有企业并购、国有资产重组、公共资源交易、政府调节国有资产存量及经济结构等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平台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社会责任越来越大。但是,全国各地设立的国有企业
液体介质放电特性的研究一直都是电气绝缘领域的重点,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地利用液体介质的绝缘特性,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绝缘设计。随着脉冲功率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秒脉冲下
Al-Cu-Mg-Ag系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耐热性能,已成为目前耐热铝合金的研究重点,在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Er是一种贮存数量非常丰富,且较为便宜的稀土元素。本文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MBMI)与环氧树脂(EP)都具有绝缘性好、加工成型性好等优点,但是固化物韧性抗冲击性能较差,限制了MBMI与EP的应用。本文用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与MBMI和EP反应制成M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中乡村文化振兴作为“铸魂工程”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最终实现的有力举措。但与此同时,乡村
酚醛浸渍碳烧蚀材料是一种新型低密度、低热导率和微烧蚀、碳化型、防隔热一体化碳/酚醛材料,能够应用于高焓值、中高热流密度、低驻点压力和长再入时间的升力或半弹道式再入
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已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发散式、遍布全国的运输方式极大地促进了铁路沿线的发展,对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
当下能源短缺已然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问题。而石油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世界各国为能拥有更多的石油资源而不断努力。油气分离无论是在出矿前的计量、处
为了保证轨道车辆结构关键部件的安全可靠性,设计人员需要在工程设计中准确获得外载荷类型和大小。外载荷的识别在车辆强度设计、结构健康监控和故障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在实际工程中,很多情况无法通过安装传感器来直接获得外部载荷,需要人们采取有效的载荷识别方法重构异常载荷。尤其当外载荷的振动频率覆盖结构的固有主频率时,结构部件可能会产生共振疲劳及断裂失效等重大事故。本文从载荷类型出发,对周期性动载荷、冲击
随着气候、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替代品——电动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快速,轮毂电机驱动方式作为目前最新的电动汽车驱动技术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